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探寻学科发展之道

2025-10-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吴楠 通讯员钟茜韵 王剑)近日,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外语学科发展与区域国别交叉学科建设研讨会。与会学者就外语学科发展建设、智库服务社会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旨在为进一步探索外语学科发展新路径,为区域国别交叉学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会议现场 河海大学/供图

  “外语学科积极作为,融入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发展趋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在推动学校国际化进程、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陆国宾提出,外语学科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通过与学校优势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形成具有河海特色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培养出既精通外语又熟悉专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海榕介绍了该学院学科发展情况,并基于学科“十四五”期间取得的成绩,阐述了学科的总体建设思路、发展目标,初步提出了交叉学科与专业建设规划。

  与会专家围绕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科发展与路径展开深入交流。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杨金才对学院近年来的学科建设成绩给予了肯定。他提出,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成果产出、人才培养质量、智库品牌建设等方面都有长足进步,在西非区域国别研究、河流翻译研究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特色和优势。他建议,进一步整合全校资源,以成果产出为导向,扬优补缺,实现科教、产教双融合,提升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流域治理的能力。在学位点建设方面,他建议,紧密对标国家战略需求,体现咨政服务内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梁茂成表示,学院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色,整合相关资源,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积极申报区域国别研究硕士点。同时依托法语专业建设,加强法语专业与区域国别研究的融合,深入开展西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研究,形成具有河海特色的西非研究品牌。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袁筱一提出,要依托学校涉水特色,聚焦区域和领域,建设学科特色语料库,整合不同学科资源,为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语言服务和智力支持。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邓耀臣提出,依托学校优势学科,顺应学科发展态势,以“江河文化传播”作为突破口,进一步聚焦于生态文明建设、流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展开数智化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部主任兼外国语学院院长李雪强调,进行有组织科研,打造水特色科研团队,建设专业化的高端智库,以一流的决策研究成果服务政府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孟祥春强调,外语学科要守好底色、本色和特色,从“睁眼看世界”到“平等观世界”到“积极融世界”到现在“主动塑世界”,实现角色的转变和提升,真正做到中西融通、文明互鉴。

会议现场 河海大学/供图

  河海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外国语学院教师参与研讨,与专家们共同探讨学科发展的战略规划与实施路径。与会学者表示,此次研讨会助力河海外院探索学科创新发展之路。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学科内涵建设,稳步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智库服务品牌,为国家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由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生态文明建设与流域保护研究院、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河海大学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研究中心共同举办。

与会代表合影 河海大学/供图

【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