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前行道路上,有顺境也会有逆流。12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彰显了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责任担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既是深化区域合作、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中国主张,也是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实现多元、自主、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12年来,中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一道为全球治理改革提供新思路,为人类走出全球治理困境开辟新路径,积极探索全球治理新模式、拓展全球治理新实践,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理念上,推动全球发展共享,面向全球南方国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的一员,中国一直密切关注全球发展问题。但长期以来,全球发展治理失衡,发展治理举措明显有失公正和平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援助往往附带政治条件。全球南方国家则普遍面临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的任务。全球南方国家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要对象,位于全球发展议程中的核心位置。发展问题是全球治理中的基础性问题,也是全球南方发展进程中的核心议题。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有效对接,中国必将为推动全球发展事业、破解共同发展难题作出更大贡献。中国秉持合作型发展治理新理念,对弥补全球发展赤字和治理赤字大有助益,对全球发展合作与全球治理协作具有重要意义。12年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推进,中国积极打造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积极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注重从共建国家实际国情和发展水平出发选择和执行合作项目,主张让发展中国家共享有益发展经验,致力于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和全球南方联合自强。中国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坚持发展优先与发展导向,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特别强调发展合作的原则是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普惠包容,展现了固有的信念、应有的担当、常有的风范。
思维上,创新地区治理,超越地缘博弈思维
共建“一带一路”是共商共建共享的联动发展倡议,是务实有效的经济合作平台,而不是地缘政治工具、不是竞争博弈领地、不是清谈空谈场所。习近平主席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面对极端民族主义和狭隘国家主义的压力,地区或区域治理的价值更加凸显,而全球治理的整体性则趋向分裂和分散。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秩序不断遭遇冲击,民粹政治、恐怖主义等此起彼伏,全球地缘政治斗争日趋加剧。令人欣慰的是,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广受世界欢迎的全球性地区合作与治理平台,已经超越传统地缘博弈思维,大力倡导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等,坚持以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促进地区政治稳定与安全,坚持通过重塑地缘经济来弥合地缘政治分歧。12年来,“一带一路”共建各方聚焦经济合作,打造了全球性地区治理新典范,吸引了有意愿的国家都参与进来,不搞零和游戏、零和博弈,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保持区域性全方位多领域开放,持续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更多机遇,坚持以优势互补为契机、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以互联互通为重点。
制度上,完善全球经济治理,重视制度型开放
中国积极努力提高自身制度性话语权,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制度和规则的制定和完善,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国内制度与国际通行规则相对接,积极推动标准、管理、规制、规则等方面的开放。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有效制度路径即是制度型开放。当前,全球经济治理更趋复杂,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征途上,中国努力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统筹开放与安全相辅相成。中国积极推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积极倡导并发起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设立丝路基金等。中方和共建国家一道,加力增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共同推进对现有全球经济治理制度的改革。中国携手更多国家一起构建和完善区域性和全球性多边规则和规制,始终坚持相关各方都要平等尊重、互惠互利,同时,中国逐步实现了与国际规则的看齐对标。共建“一带一路”的12年,正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12年。
路径上,应对全球治理挑战,聚焦互联互通
近年来,全球治理面临严峻挑战,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抬头,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中方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顺应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需求,打通了全球治理中的痛点堵点难点,构建了与共建国家互联互通的伙伴关系。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中方持续深化人文交流、民间交流,不断拓展经贸投资合作,不断提升与共建国家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聚焦互联互通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面对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向好向善发展确实需要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言而喻,中国提出并坚定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了应对全球治理挑战付出中国责任、作出中国贡献、使出中国力量,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12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我们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为子孙后代创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作者分别为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暨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