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圆桌】 亚里士多德与早期希腊哲学的构建

2023-08-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编者按】

  在19-20世纪,一些学者开始讨论,亚里士多德将早期希腊哲学界定为自然哲学并以自己的本原理论贯穿其始终的做法,对早期希腊哲学的思想史诠释上有可能导致一些根本的理论错误或时代错乱。那么,亚里士多德对早期希腊哲学的哲学史建构究竟是他自己的理论或概念的一种滥用,还是一种哲学史的重构?中国社会科学网特推出专题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反思亚里士多德本原理论对早期希腊哲学的建构 

  早期希腊哲学承载了2000多年的学术史,无可回避地会涉及后来者针对它所做的哲学的或哲学史的研究,并与这些研究者自身的哲学构成一种对照关系。在这些研究者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亚里士多德。这不是说除亚里士多德以外没有其他重要的研究者,例如,柏拉图对早期希腊哲学就有过很多评论,但一个显著的事实是,亚里士多德对早期希腊哲学的诠释模式长期占据学术传统的主导地位。这一情况直到19-20世纪才发生了变化。在19-20世纪,一些学者开始尝试论证,亚里士多德将早期希腊哲学界定为自然哲学并以自己的本原理论贯穿其始终的做法,在针对早期希腊哲学的思想史诠释上有可能导致一些根本的理论错误或时代错乱。

  今天反思亚里士多德本原理论对早期希腊哲学的建构:

  一、我们今天是如何以本原为核心来把握早期希腊哲学的理论构架的?

  二、亚里士多德是如何从自己的本原理论出发对早期希腊哲学进行哲学史建构的?其中,我们又需要区分三个层次:1.亚里士多德自己的本原概念是怎样的?2.他在自己的哲学中是如何使用这个概念的?3.他如何从他自己的本原概念出发来讨论早期希腊哲学的?这第3点不仅是两千年学术史、而且也是今天的我们所面对的最重要的理论内容。

  三、亚里士多德对早期希腊哲学的哲学史建构究竟是他自己的理论或概念的一种滥用,还是一种哲学史的重构?关于这个方面,我们主要会涉及20世纪以来的一些学者对此的讨论。

  四、延伸思考,我们今天研究早期希腊哲学乃至整个古代哲学的理论预期应当是什么?  【原文阅读】

  

早期希腊哲学研究方法再探

   常旭旻清晰地指出了亚里士多德如何以本原问题为脉络重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工作,其中也隐含了他对亚里士多德建构策略的肯定,因为这也正是他期待的古代哲学史或古代哲学的研究方法。在他看来,只有完成了第一哲学建设的亚里士多德才能更好地对此前的本原理论进行整体的反思和评估,或者说,评估前人工作的正确性来自于一个能整体性对之进行批判的新立场。因此,常旭旻才使用了“一阶”、“二阶”这样的概念,将对早期希腊哲学的整理作为一阶工作,而将亚里士多德本人的概念分析作为二阶工作。其中,他还用到“整合”一词,认为二阶工作有对一阶工作的整合,言下之意便是强调在哲学史或对前人思想的回顾性研究中的一种“整全性”的统握。他借拉普说道:“或许拉普更赞同另一位当代古代哲学学者Michael Frede的方式……研究古代哲学史需要有‘整全性’视野。”这未尝不是他的自我表达。

  常旭旻讲座的主旨就在于对这一方法的确立,然而,他所开辟的问题囿于时间未及展开,其实还有尚需明确的问题空间。亚里士多德如果当真提供了一种哲学史反思的“整全性”,那么,这种“整全性”是否如作者设想的那么理想呢?或者,更进一步说,“整全性”又是否真得是一种理想哲学史的根本特征呢?亚里士多德和早期希腊哲学家在“本原”问题上的理论竞争涉及的线索,至少在《形而上学》第一卷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即,他批评早期自然哲学家不重视对逻各斯的研究,以至于使一种他们自己所追求的理论科学无法真正确立。而逻各斯本身的本原包括了矛盾律的研究,这是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三卷“问题卷”中所言明的研究对象。这就是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早期自然哲学家只研究物理学,而不关心辩证法。这个判断使得他和柏拉图在对巴门尼德的阐释上存在着极大的分歧,也使得“整全性”概念模糊了起来。我们可以问,亚里士多德漏掉了巴门尼德思想中可能涉及的辩证法的本原问题了吗?这种取舍所摒除的早期希腊哲学的某些面向,是否会让“整全性”有缺憾呢?  【原文阅读】

  

亚里士多德对早期希腊哲学的重构及局限  

  一旦我们质疑并试图提出一套有别于亚里士多德的对早期希腊哲学的解释方案,就必须阐明这一研究的理论意义。换言之,当我们不满足于亚里士多德对早期希腊哲学的研究,并期待将早期希腊哲学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价值的研究对象时,就有必要明确自己期待的究竟是何种理论成果,该成果具有何种价值。如果我们试图推进对早期希腊哲学本身的研究,我们的目的必然不限于单纯的文本考据,更期待呈现出一种可能的哲学史叙事,甚至一种有别于亚里士多德(及其一众支持者)的对哲学史的理解。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我们是否需要像巴恩斯所主张的那样,将早期希腊哲学中的各项内容都看作是科学解释观念的发展环节?如果我们预设各个具体的哲学体系都遵从某个统一的、融贯的发展逻辑,那么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将所有早期哲学家的大部分工作还原到一个一以贯之的哲学史叙事中。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削足适履,以至于我们回过头发现,在将早期希腊哲学体系化的工作上,似乎没有人比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做得更好。但我们是否需要假设古希腊哲学自始至终都围绕相同的问题意识开展理论建构,进而使哲学史呈现出一种递进式的发展过程?如果我们并不尝试通过对哲学史的学习构造出唯一一种哲学,并将这种哲学视作整部哲学史的完善和顶点,那么便可以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即哲学史上的哲学家并不必然围绕相同的哲学问题进行沉思,而可能针对不同的理论问题发展出不同的理论体系。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可以认为古希腊哲学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早期哲学家们尝试探讨不同的问题,可以依照他们所面对理论问题的相似性和差异,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学派、甚至更具体的哲学史分期。  【原文阅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