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珠算的历史溯源与当代价值研究

2024-01-08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数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学科,从远古至明代,在中国独立产生、发展起来的数学知识体系,一般称之为中国传统数学。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数学以筹算为基础,“以算为主,寓理于算”是其基本特征,后来珠算普及,逐渐取代筹算成为了中国传统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珠算产生至今,其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先是取代中国古代筹算成为主要计算方式,在西方笔算传入之际,珠算非但没有被完全替代,且依然是常用的计算方式。即便如今珠算的计算功能被电子计算设备所取代,但由于被激发其内在创新创造活力,诞生了将算盘和算理算法融入大脑、不再依赖于外在计算工具的新型计算方式——珠心算。珠算一路走来,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从兴盛走向衰落,从衰落又重新发展的历程。新的历史时期,珠算、珠心算展示出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当代价值亟待深入挖掘研究,为新时代珠算文化传承、珠心算教育可持续发展以及珠算、珠心算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一、中国珠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基本工具,以口诀和算理算法为基本构成,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等运算的方法。算盘是珠算的基本工具,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关于算盘和珠算的起源,说法不一。据现存史料,“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成书于190年、汉代徐岳编撰的《数术记遗》:“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其中未提到“算盘”,但北周甄鸾对这段文字作了注释,称:“刻版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控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中,故云‘经纬三才’也。”①这里描述了“珠算”算具的构造,其基本特征是:整个珠算板分为上中下3个部分,上下两个部分用来放置可以自由移动的珠子,中间的部分用来确定算珠的位置以及计算;珠算板的每一档上各有5颗珠子,上面1颗珠子,下面4颗珠子,上下珠子的颜色不相同。因其与现代形制的算盘不同,我们一般称之为汉代珠算板。有些珠算或数学专家还原了珠算板的形制(图1),大体能了解当时“算盘”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