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共无锡第一任支部书记,以他命名的奖项是中国经济学界最高荣誉

2023-11-28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孙冶方,原名薛萼果。1923年秋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9月赴苏联留学。1930年回国从事工人运动和左翼文化运动,参加陈翰笙组织的农村经济调查。1937年后历任中共江苏省委文化界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共华中局宣教科长、苏皖边区政府货物管理局副局长、中共华东局财经委员会秘书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军管会重工业处处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副部长、国务院统计局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等。他强调经济发展中的价值规律并提出改革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设想,曾受到错误批判。1983年2月22日在北京病逝。

  1923年,15岁的薛萼果考取无锡县立第一高小。这年秋天,经无锡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张效良老师(中共党员)介绍,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担任团支部书记

  1924年,中共上海地执委决定在无锡发展党员,建立基层组织。薛萼果、唐光明、徐萼芳等由董亦湘介绍,1924年底成为党组织在无锡发展的第一批中共党员。1925年1月,中共无锡支部成立,薛萼果被推选为第一任支部书记。从此,他把全部精力投入革命工作,先后开办工人夜校和识字班,帮助工人补习文化,宣传革命道理。

  五卅运动爆发后,薛萼果领导无锡的党、团组织,开展多种声援活动,与各进步社团一起举行了一场由工人、学生、店员等参加的、规模空前的示威游行,使无锡这座有着浓厚工商氛围的城市,受到一次革命浪潮的洗礼。薛萼果以一腔热血以无锡支部的名义,写了《关于援护游行示威问题的报告》,团中央收到报告后,专门做了批复,指出“(无锡)援助沪案运动很好”。这是目前档案中发现的团中央给予无锡党团组织的第一份批复。

  关于这次运动,1961年孙冶方在南京的一次演讲中做了这样的总结:“工人运动是自发的,由于在共产党的领导才迅速发展了起来,但工人运动本身不会产生出马列主义,是由知识分子从外部将马克思主义传输了进来,而共产党却是工人运动的产物。无锡也需要办工人夜校,像上海那样把工人运动搞起来。”

  正是无锡第一个党团组织的成立,使得无锡早期的革命斗争在沪宁线开展得如火如荼,也使得上级党组织高度重视无锡地区的革命斗争。这一切均与担任中共无锡支部的首任书记薛萼果积极开展工作密不可分。

  1925年9月,薛萼果赴苏联留学,后在当地大学任政治经济学讲课翻译。此后,他的革命生涯在更高的层次展开,为中国革命作出更大的贡献。虽然他减少了与无锡党组织的交集,但他和其他中共无锡支部的创始人在无锡地区播撒的革命种子,如星星之火,为无锡的革命事业燎原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0年回国后,薛萼果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和左翼文化运动,积极参加组织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在极端复杂的境况下,他忠诚党的事业,寻找着为革命效力的机会。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地下党员陈翰笙博士。陈翰笙当时正利用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的合法身份,组织开展无锡等地的农村经济调查研究。薛萼果参与了这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在参与陈瀚笙组织的农村经济调查团期间,薛萼果常常和薛暮桥、钱俊瑞等人一起学习讨论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作,凭借着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打下的坚实的理论功底,薛萼果对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做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政治经济学部分。薛萼果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他时常有新的心得体会。不久,他还在《中国农村》担任记者,开始发表研究中国经济的文章。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孙冶方热切响应党中央要求全国上下把注意力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号召,洋溢着“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的激情。从1978年下半年起,经济学界和有关部门开始探讨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发挥市场作用的问题。

  1979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江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在无锡召开“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问题讨论会”。300多位经济学家参会。这次会议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国经济学界举行的第一次大规模高层次经济理论研讨会。会议由孙冶方和另一位无锡籍经济学家薛暮桥共同主持。孙冶方在开幕式上说道:“党和人民对我们经济学界寄予很大希望。我们要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办事,一方面要‘三不主义’,另一面也要‘五不怕’,这样经济学界才会生动活泼。”

  在这次无锡会议上,孙冶方作了题为《价值规律的内因论和外因论——兼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的报告。孙冶方说道:“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价值规律理解上有内因论和外因论的分歧。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挂钩,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存在来说明价值规律的存在,是外因论;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脱钩的,以产品生产的效用和劳动关系、劳动的节约来说明价值规律的存在是内因论。”孙冶方认为,应该强调产品价值规律,这和商品价值规律不同。孙冶方在这次会议上阐释的观点和他从1964年以来一直主张的“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观点一脉相承,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在这次会议上,时任无锡县委副书记施广聚还作了《关于社队企业问题》报告。无锡会议拉开了经济学界深入研究改革问题的序幕。与会专家的理论研讨为无锡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启改革之路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1982年12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通过决定,授予孙冶方模范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两个多月后,1983年2月22日,这位一生坎坷,百折不挠的老共产党员、著名经济学家,在北京医院溘然长逝。同年4月14日,他的家属遵照遗言,把孙冶方的骨灰撒入故乡太湖。

  孙冶方逝世后,报纸纷纷刊登纪念和评论文章,高度评价孙冶方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贡献。《经济学周报》刊登编辑部文章说:“他的远见卓识,对于党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积极作用,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力量。”

  为纪念孙冶方对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表彰和奖励对经济科学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1984年起,由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组织设立“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其获奖成果基本反映了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前沿的最新成果,代表了中国经济学研究各领域的最高水平。迄今已颁发20届。其中2011年11月28日,第十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颁奖大会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体制改革高峰论坛在江苏无锡召开。此次颁奖是自孙冶方奖评奖以来第一次在无锡举行,表达了家乡人民对孙冶方的缅怀与追思。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来,中国的经济巨变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孙冶方提出的一系列经济学主张,已逐渐变为现实。作为从无锡这块土地走出的经济学家,孙冶方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将永远为世人所铭记。

  (作者系文史工作者)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