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锋羊毫数湖笔

2023-11-13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毛笔是我国独有的书写工具,在传统文房四宝(湖笔、徽墨、端砚、宣纸)中,湖笔居首位。湖笔兴起于元代,以湖州善琏为代表,以长锋羊毫闻名天下。

  在介绍湖笔之前,要先说毛笔笔制在唐宋时的重大改进。唐代以前的毛笔是有心笔,也就是笔心中加一个枣核状的小桩子,有利笔头挺直牢固。但这样一来,笔头吸墨少,书写时仅有笔尖部分着纸,挥洒不开。横跨唐宋两代的宣州制笔世家诸葛氏试作散卓笔,突破了枣心制式,无心散卓的制法免去了加桩工序,将笔毫理得长一点,散立扎成较长的笔头,且将大部分藏在笔管里,含墨的性能卓越。这个改进适应了宋代以后水墨画的兴起,以及纸张在书画中的广泛应用,因而宣城诸葛笔在宋代备受文人钟爱,几乎席卷朝野。宋元更替之际,宣城制笔业在战乱中凋敝,湖笔名声蜚起。

  湖笔的特色在羊毫。山羊毛是最早的制作毛笔的原料之一。晋代崔豹的《古今注》中就提到以羊毛为披、鹿毛为柱的制笔法。王羲之的《笔经》、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所载“笔墨方”中都提到兔毫杂以青羊毫制笔。北宋时已有羊毫笔代替兔毫笔,按沈尹默的分析,这种变迁是由墨汁的变化引起的。开始人们只知以天然石墨研粉调用,这种有渣滓的墨汁要借力枣核式的硬毛笔头和短颖方能运用自如。唐末五代时,易水祖氏、奚氏,相继制作了加入轻胶和油烟的烟墨,就和现在所用的墨汁差不多了。羊毫笔虽不如兔毫劲健,但吸水力强,蓄墨较多,笔锋弹性适中,耐磨性好,使用寿命较其他毫材都要耐久。

  到了明清之际,书画写意风格的流行不仅带动了宣纸的生产,也使湖州的长锋羊毫更加盛行。宣纸质地紧密而柔软微涩,吸水性强,浓淡燥润,层次分明,墨色变化丰富,与之相应地,羊毫笔细腻柔顺,含墨充分,出水有节制,能保持书写绘画的气韵连贯。尤其对当时备受青睐的高轴大幅作品来说,羊毫几乎是必备的。所谓“笔要软,软则遒;笔头要长,长则灵;墨要饱,饱则腴;落笔要快,快则意出”,就是对长锋羊毫以柔克刚效果的得力描述。潘天寿从书法之“笔力”出发,认为长锋羊毫是训练书法技艺的难度挑战。他指出,笔力通过指力、腕力、肘力贯穿,经由笔端达于纸面上的方寸点画。硬毫笔可以借力,而软毫笔完全依靠写者的笔力功夫,不易掌握。以初学者打好基础起见,除最软的鸡颖、鸭颖之外,羊毫可算最柔软的毫料,应是初学者的首选。

  湖笔的兴起,也得益于当地浓厚的人文氛围。元代,湖州笔工与赵孟頫、钱选为代表的“吴兴八俊”及后来的“吴兴画派”多有往来,向他们征求使用毛笔的建议以及切磋改进的方法。据说赵孟頫叔父住在湖州时,曾亲自把制作湖笔的元老徐信卿的技艺传授给冯应科,但凡不合徐氏制法的笔管,一概当即折裂,直到完全能如法炮制为止。在严格的训练下,冯应科成为湖州笔派的开创者和缔造者。据《归安县志》记载,元冯应科制笔妙绝天下,时称赵子昂字、钱舜举画、冯应科笔为“吴兴三绝”。可见,笔工在书画史上的地位。后来,赵孟頫将亲眼见过的叔父传授制作湖笔的绝技,描述给另一位湖笔传人陆文宝听,陆文宝深悟徐、冯之法,制笔技艺得青蓝之势,与冯应科齐名。冯陆制笔遂成为湖笔的祖传技艺,一直流传至今。

  在业内,制笔之法以尖、齐、圆、健为四德,即笔锋坚韧、修削整齐、丰圆劲健。四德中尤以“圆”“健”的整体要求最难得。由此可知,笔之贵在毫。而湖州正有非常出色的山羊毫,毛细色白,柔软有弹性,毫端常有一段透明尖挺的锋颖,笔工们称为“黑子”,这种毫料有弹性,易濡墨,制笔最佳。湖笔的名品用的都是这种毫料,锋颖透明,故又称“湖颖”。湖颖与早前的毛笔制式枣心、散卓一样,成为毛笔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说到湖笔的笔管,传统采用邻近安吉灵峰的鸡毛竹,节稀竿直,竹竿内空隙小,且货源充足,便于采办。无论毫料,还是笔杆,都要在冬季采集。因为冬季的兽毛刚刚更换一新,锋颖锐利,而冬竹清白坚硬,不蛀不裂,正可入料。

  湖笔从选料到出品,须经笔料、水盆、结头、装套、择笔、蒲墩、刻字等12道工序,其中每道工序又分作若干小工序,合计起来大小有120多道工艺。最复杂又关键的是水盆环节,又叫水作工,经初步拣选,半成品的笔头就制作完大半了。白居易用“千万毛中拣一毫”来形容一支好毛笔的毫料难得。要将千万根细小的动物毫毛整理成笔头,决定了只能凭肉眼、手感和经验操作,无法机械化,其繁复精细在中国手工艺中可谓首屈一指。

  好技艺当然传千里。明代时,湖笔已是宫廷贡品。明、清两代,湖州成为全国制笔中心,最负盛名的是“王一品斋笔庄”。有开拓精神的湖州笔工从清初开始纷纷到全国各地开设笔庄,如北京的“贺青莲”“戴月轩”“李玉田”,上海的“杨振华”“李鼎和”“周虎城”“茅春堂”,南京的“陆继翁”,苏州的“贝松泉”,还有杭州的“邵芝岩”。

  (作者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关键词:湖笔;毛笔;笔头;长锋羊毫;技艺;墨汁;湖州笔;羊毫笔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