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中的事实性与作伪 : 唯实主义的解构》

2023-12-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国际关系中的事实性与作伪 : 唯实主义的解构》书影

内容简介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认知战的地位和作用在国际关系中得到了不断提升,作伪不仅被作为攻击对手的国际政治工具而系统应用,更成为某些大国的国家战略,形成了作伪霸权,成为其全球战略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此一来,作伪与去伪之间的博弈成为大国关系中的一条主线和重要战场。因此,在哲学层面上对国际关系中的作伪现象和行为进行系统的解析,不仅具有学术意义,也对国际关系和外交实践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本书主要从哲学层面对国际关系中的认知战进行解析。作者以唯实主义的原则和方法为基础,对国际关系中的作伪现象和行为进行了范式的解构,钩沉历史渊源,对作伪进行定性和分类,并提出了六个作伪规律。

 

作者简介

张珂

辽宁大学哲学院教授,东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和学术专家,沈阳城市学院教授和研究员。

《国际关系中的事实性与作伪 : 唯实主义的解构》图书信息

  目录

  第一章 唯实主义要义

  第一节 唯实主义与事实和事实性

  一、事实与事实性的辩证关系

  二、事实要素

  三、事实的三个标准

  四、事实的种类

  五、非事实及其种类与作伪

  六、观念唯实主义与历史唯实主义

  第二节 唯实主义的方法

  一、归零重启法

  二、唯实比较法

  三、唯实双构

  四、唯实史料

  第三节 认知与行为

  第四节 事实性与作伪和去伪

  一、事实性与作伪

  二、作伪与去伪

  三、事实性的局限与去伪

  第五节 国际关系中的事实性的共性与个性

  一、唯实主义是适用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哲学方法论

  二、国际关系中的事实性的主题

  三、国际关系中的事实性与作伪

  四、作伪与非事实性和错误认知

  第六节 观念事实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

  一、观念事实向历史事实的转化

  二、去伪的功能与本质

  第七节 历史、历史学与历史事实

  一、行动事实与历史事实

  二、历史学与历史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三、历史事实的绝对性

  第八节 唯实主义的非时代性原则与作伪

  一、非时代性原则与事实的确立

  二、国际关系中的事实性与非时代性原则

 

  第二章 作伪及其本质

  第一节 作伪的本质

  第二节 有关作伪的一些概念性规定

  一、作伪的属性

  二、作伪的主体和对象

  第三节 作伪是一种国家行为

  一、作为国际政治行为的作伪

  二、作伪是针对敌对国家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攻击行为

  第四节 作伪的哲学根据

  一、作伪的意识形态基础

  二、作伪的反唯实主义的哲学根据

  三、通过扭曲历史学来篡改历史事实

  第五节 作伪的其他理念基础

  一、作伪的(反)道德基础

  二、作伪的心理学依据

  三、作伪的传播学基础

  四、作伪的网络基础

  第六节 作伪的制定和实施

  一、作伪是个系统工程

  二、作伪的制定

  三、作伪的实施

  第七节 作伪的国家行为基础

  一、作伪的根本根据是利益

  二、作伪与国际话语权

  第八节 作伪的种类

  一、从构成上划分

  二、从层次上划分

  三、从范围上划分

  四、从形态上划分

  五、从目标上划分

  六、从与事件发生的次序关系上划分

  七、从时间上划分

  八、从攻击性上划分

  九、从专业性上划分

  十、从对象上划分

  十一、从复杂性上划分

  十二、从效果上划分

  第九节 作伪与网络恐怖主义

  第十节 作伪的限度

 

  第三章 作伪与历史上的国家行为

  第一节 信息不对称性下的前信息社会

  第二节 历史中的作伪与战争

  一、十字军运动的作伪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三节 美国针对俄罗斯的“休克疗法”

  一、“休克疗法”的发生

  二、“休克疗法”是个精心策划的作伪事件

  三、“休克疗法”的作伪性质

  四、“休克疗法”造成的经济和社会灾难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的事实性与作伪

  第一节 信息时代

  一、信息时代的阶段

  二、互联网时代对事实性所带来的巨变

  第二节 唯实主义与互联网时代

  一、互联网时代对事实性所带来的变化的哲学本质

  二、互联网技术的属性

  三、信息爆炸对于事实性的冲击

  四、互联网时期的事实性和作伪

  第三节 人工智能时代

   

  第五章 作为国际政治行为的作伪

  第一节 作伪成为国家战略

  一、网络成为一种国家权力

  二、美国握有强大的网络实力

  三、效果被无限放大的作伪和作伪霸权

  第二节 作伪的功能

  一、作伪是实现霸权主义的国际政治工具

  二、作伪能够改变国家行为

  三、作伪是对国家安全的破坏

  四、作伪是对国家主权的颠覆

  第三节 作伪对于作伪发起国的功能

  一、作伪是实现国家战略的政治工具

  二、作伪被认为可提高作伪发起国的软实力和国际形象

  三、作伪与其他的国家行为的因果关联性

  四、作伪是敌对行为的先声

  五、作伪是发动战争的号令和战争方式

  六、作伪是网络恐怖主义的一种形式

  七、作伪的新方式

  八、作伪与混合战争

  第四节 作伪对于作伪目标国家的功能

  一、作伪可削弱国家的形象、软实力和行为的可能性

  二、受到道德杀伤

  三、国家行为和国家的存在状态受损

  四、成为各种敌对行为的打击对象

  第五节 作伪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作伪对国际关系的软杀伤

  二、作伪可以转化为硬杀伤

 

  第六章 作伪规律

  一、作伪的第一规律

  二、作伪的第二规律

  三、作伪的第三规律

  四、作伪的第四规律

  五、作伪的第五规律

  六、作伪的第六规律

 

  第七章 去伪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去伪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最前线

  一、去伪的本质

  二、不去伪的危害

  三、去伪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普遍要求

  四、“以伪攻伪”不是去伪

  第二节 去伪的方法论

  一、去伪的哲学根据及其他

  二、去伪如何利用事实性来打击作伪

  三、建立短长效结合的去伪机制

  四、积极落实唯实主义的方法和原则

  第三节 去伪的技术措施保障

  一、互联网的技术能力

  二、信息监控能力

  三、提高网民的道德水准

  第四节 去伪与法律保障

  第五节 去伪的策略

  一、去伪策略的制定

  二、去伪措施的实施

  第六节 “后去伪阶段”的应对策略

 

  第八章 国际关系的哲学基础和道德本质

  第一节 作伪作为国家政治行为的有限性

  一、作伪无法成为国际政治的常态

  二、作伪的限度

  第二节 国际关系的哲学基础

  一、国际关系的基础只能是事实而不是作伪

  二、事实性对于国际政治行为的至关重要性

  第三节 国际关系中道德性的必要性

  一、核时代的国际关系体系需要崭新的道德体系

  二、核时代的国际关系必须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

  第四节 国际关系中的反道德力量的强大

  一、反去伪是对道德的再否定

  二、反去伪可随时转化为战争的借口

  三、强权和霸权仍然是国际关系中的基本逻辑

  第五节 核时代的国际关系需要正面的国家道德力量

  第六节 核时代对道德的呼唤与中国古代哲学相契合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由于大国间矛盾加剧,大国博弈激化并陷入僵局,国际体系的对抗性呈现出了持续角力的态势,导致国际关系在霸权主导下出现了作伪现象,形成了国际关系发展的堕落劣态,甚至引发了国际层面的认知战,导致国际关系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复杂化和内耗化对此问题,新进出版的《国际关系中的事实性与作伪:唯实主义的解构》(张珂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23年3月)试图给出答案,本书针对当前国际关系中的作伪现象和行为,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并从哲学层面对国际关系中的认知战作伪进行了规律总结和范式研究。 【阅读原文】

 

  唯实主义所称的作伪行为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少见,在中国古代被誉为“帝王教科书”的《资治通鉴》,就用了很大的篇章教导帝王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作为主权国家的作伪行为在历史上同样并不罕见,春秋战国时期流传至今的《孙子兵法》十三篇中,甚至用了压轴章节专门教会兵家们如何“用间”,即如何系统的作伪,但中国古代的作伪基本上局限在军事战争层面。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普及,作伪的成本已降至人类历史上的新低,作伪的频率则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的新高。2022年初至今的俄乌冲突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别发布的战争伤亡以及战果的信息往往南辕北辙,令人错愕不已,人们分不清到底是谁在战场上取得了优势,谁又在战场上损失惨重?今年秋季爆发的巴以冲突,冲突双方各执一词,双方各自展示有利于自己立场的视频片段,往往让全世界的人民感觉自己又置身于信息茧房,事情的过程曲折一时间难以分辨。 【阅读原文】

 

延伸阅读

《唯实主义》书影

  尊重事实、倡导务实的唯实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认知和行为规范的核心要求,为历朝历代传承光大,且是为政、为民、为学、为人等必须坚守的基本原则和行为操守。唯实一直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反复强调的核心问题,并总结出很多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像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崇尚实干和“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等,其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一个求实问题。一个近乎公理的“求实”反复强调了几千年,原因就在于不唯实的问题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方式表述,就是唯实与不唯实一直是人类认识和实践中的一对对立的范畴和基本矛盾。可见,不唯实是人类社会间或出现的客观存在现象,唯实是从人类科学至上发展的高度和社会正义的角度所倡导的科学的积极价值导向。 【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郭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