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火中的侨批看华侨赤子心、家国情

2025-10-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吕家佐)10月18日,“烽火侨批——从战火中的侨批看华侨赤子心、家国情”展览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

  侨批,亦称“银信”,是指近代以来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由海外华侨华人主要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国内家眷和亲友的汇款(“银”)凭证和家书(“信”)的合称。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会议批准其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展览分为“山河破碎 觉醒之声”“血色家书 苦难见证”“国民职责 毁家纾难”和“抗战到底 必胜信念”四个篇章,以“侨批”为载体,重温海外华侨的抗战史诗,通过111件/套侨批、历史照片及多媒体装置,将宏大抗战历史落位于个体命运叙事,让泛黄纸笺成为“会说话的历史见证”,用具体可感的朴素文字生动诠释了华侨“爱国、爱乡、爱家人”的赤子情怀,更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中众志成城的精神品格。

  本次展览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共江门市委宣传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五邑大学侨乡文化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联合主办,江门市博物馆承办。

嘉宾参观展览。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

展出的烽火侨批及背后的感人故事。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

【编辑:胡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