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和外交议题。从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到拜登重新加入《巴黎协定》,美国两党的气候立场呈现极化趋势。本文基于构建的隐喻生态批评分析框架,对两党气候变化演讲中的隐喻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究隐喻类型差异、折射出的生态价值取向及其使用动因。研究发现:特朗普倾向于使用商业隐喻、战争隐喻、个人财产隐喻和犯罪隐喻等八种隐喻类型,呈现出破坏性的生态价值取向;拜登侧重使用威胁隐喻、旅程隐喻、竞赛隐喻和机会隐喻等八种隐喻类型,反映出模糊性的生态价值取向;两届政府不同的道德模式和不同的气候、能源、外交政策构成了隐喻选择差异的内外动因。但二者的隐喻使用也呈现出趋同性,即都隐含高度政治化和以经济为导向的意识形态,服务于美国政府利益和维护其世界霸权的野心。
关键词:气候变化;概念隐喻;生态价值取向;意识形态
作者简介:金胜昔,东北师范大学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认知翻译学。于霖林,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认知翻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