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聚焦

兰州大学第四十五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当代批判美学与艺术批评的前沿问题”举行

2025-07-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7月20日,兰州大学第四十五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当代批判美学与艺术批评的前沿问题”在兰州大学城关校区举行。本次沙龙由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大桥召集,兰州大学社科处与文学院联合主办。东南大学教授龙迪勇、南京大学教授蓝江、兰州大学副教授王莹、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陈晓彤、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冯乐群分别作主题报告,《南京社会科学》副总编虞淑娟、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吴炯炯主持,西北师范大学教授马俊峰,兰州大学教授王大桥、谢亚洲,西北民族大学副教授甄芸,兰州大学讲师漆飞、乔雪等参与评议和讨论。
  吴炯炯在开幕辞中表示,本期学术沙龙旨在探讨当代批判理论的美学与艺术批评的新问题、新进路。龙迪勇在第一场发言《时间与媒介——文学叙事与图像叙事差异论析》中指出表达媒介在叙事活动中的重要性,分析了文学与图像在叙事时的本质差异。蓝江在评议中将这一问题延伸至影像和游戏,王大桥强调了文学叙事、图像叙事、文图互仿等问题的重要性,吴炯炯以经变画中的图文关系为例进行了拓展,甄芸、乔雪与漆飞认为报告为艺术跨媒介叙事提供了关键视角。
吴炯炯教授 致辞
主讲人:龙迪勇教授
  蓝江以《语言、图像、代码:人工智能时代逻辑的三层架构》为题进行第二场发言,提出代码对认识论与人文研究的重塑。主持人虞淑娟、龙迪勇认为,代码使语图关系复杂化,马俊峰认为部分人类特质无法被代码化,谢亚洲认为追问这些特质是重建主体性的关键,王大桥聚焦代码化可能导致的意义丧失,认为建立人与世界的切身关联至关重要。
主讲人:蓝江教授
  王莹以《论数字图像时空经验重塑感知的三种方式》为题进行第三场汇报,探讨了数字图像如何借助屏幕重新表征世界、重塑时空经验。虞淑娟、吴炯炯等认为需强化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蓝江、谢亚洲等探讨了屏幕、数字图形与真实环境的复杂关系。
主讲人:王莹副教授
  第四场发言是陈晓彤以《爱的政治与当代批判理论的审美共同体》为题进行汇报,陈晓彤认为当代批判理论再度激活了爱的政治性力量,更新了审美共同体的理论内涵。蓝江、虞淑娟认为选题兼具学术性和现实感,漆飞深度分析了该问题内部的学理关联。最后一场发言是冯乐群以《当代批判理论的加速美学思想研究》为题进行汇报,考察当代批判理论的加速美学思想。龙迪勇、虞淑娟在评议中认可“加速美学”这一新范畴的前沿性,蓝江表示仍需明晰论题与加速主义的关系,乔雪评价了报告对于当代美学的意义。
主讲人:陈晓彤
主讲人:冯乐群
主持人:虞淑娟副总编、吴炯炯教授
评议人:马俊峰教授、王大桥教授、谢亚洲教授、甄芸副教授、漆飞、乔雪
  王大桥对此次学术沙龙进行了总结,认为本次活动涉及当代批判美学与艺术批评的多个前沿问题,有助于推动美学、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跨理论、多领域对话。
与会人员合影
  (兰州大学文学院/供稿)
【编辑:张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