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2023年11月25日至26日,“两个结合”与中国文艺理论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主办,是学校和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环节,是学习探讨“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和中国文艺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举措。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顾锋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宁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大会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韩振江主持。
在开幕式上,顾锋追溯了“两个结合”提出的历史背景,强调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文艺理论相结合的重大意义。他希望此次研讨会能够集思广益,紧扣“两个结合”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理论上产生新的成果。
张江在致辞中指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始终秉持科学客观的态度。十九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做了完整系统的阐释。这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他表示,本次研讨会是一个好的开端,希望与会学者通过会议研讨取得新的成果,使“第二个结合”在文学界、文学批评界、文艺理论界有新的飞跃。
王宁追溯了上海交通大学悠久的人文历史,介绍了基础文科取得的重大进步,对人文学院未来发展做了展望。王宁提出,此次研讨会意义十分重大,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对中国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建构具有指导性意义。我们要坚持以“两个结合”为导向,进一步提升中国文艺理论的国际话语权。
张江作了题为《第二个结合是当代文学理论发展的根本之路》的大会主旨发言。他回顾了“两个结合”的探索与实践历程,特别论述了“第二个结合”在文艺理论建构中的重大意义。他强调,一方面要辩证看待古代文化、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要对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理论进行现代性转化,用以解决文艺理论、文艺批评和文艺美学等面临的时代性问题,使古老的文学传统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是当下文艺界的研究重点之一。
研讨会上,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青年长江学者在内的25名专家学者紧扣“两个结合”与文论建构议题作大会主题发言。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中国文艺理论体系建构是当下文艺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需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理论转化创新,增强问题意识、对话意识和开放意识,推动中国文艺理论体系建构朝着更加科学、系统、完善的方向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齐红作总结发言。她表示,此次研讨会是一次汇聚智慧、交流思想的盛会。与会专家着眼于“两个结合”重要精神,深刻而全面地探讨了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创新与前沿问题,研讨会学术成果丰硕。
此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文艺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基地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ZD290)“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21世纪西方激进左翼文论批判研究”课题组联合承办,也是韩振江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的专家咨询和项目推进会议。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