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资讯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建构之维

——第51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在京召开

2023-11-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张雨楠)11月1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新时代文艺思想研究中心主办的第51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在京召开。

  本次论坛,结合国内首部研究“纽约学派”的专著《作为主体的建构:纽约学派文化批评研究(1937—1952)》(冯巍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23年版),探讨“纽约学派”的理论观念、批评实践,探究其与同时代的理论群体如“新批评”以及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等的异同,进而就“理论”与“批评”的关系,文艺评论的职责、使命、方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判”与“建构”的张力,以及当下文艺批评的问题与方法等议题展开研讨。“纽约学派”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30—50年代,其后余音不断,延续至21世纪初期。这一学派力主马克思主义批评与现代主义文学的结合,关注文学的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主张批评必须介入历史,特别是他们坚持“为人生”“为公众”的批评,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道德功能,赋予文艺批评以建构民族精神的文化使命,同时保持对艺术形式的关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为主体的建构:纽约学派文化批评研究(1937—1952)》

冯巍 著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崔柯介绍了本次论坛的缘起。20世纪后半期以来,解构主义盛行,对文学理论研究影响颇深,《作为主体的建构:纽约学派文化批评研究(1937—1952)》一书的作者、中国文联出版社学术分社编审冯巍却专注于建构,还出过一本《建构之维:文化批评与当代艺术》,收录了作者对于电影、电视剧、戏曲、美术、音乐等各艺术门类的思考,与作者的理论有互文关系,由此引发的解构和建构之间的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冯巍介绍了《作为主体的建构:纽约学派文化批评研究(1937—1952)》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她指出,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是这些年学界关注的热点。如果说法兰克福学派是作为他者的文化批判,伯明翰学派是作为分析者的文化研究,“纽约学派”则是将艺术与文化的关系作为主体的建构。它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和现代主义文学结合,关注文学的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并由此弥散到其他艺术领域。“纽约学派”的文化激进主义,坚持知识分子立场,把历史中的文化变迁作为艺术创作和批评的广阔背景。他们的文化批评指向社会人生的呈现与解读,指向文化的传承与变革,指向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这种介入历史、介入人生的文化批评有利于弘扬艺术对于文化建设的作用,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精神的持续养成,这是这本书里的核心精神。

会议现场

  围绕《作为主体的建构:纽约学派文化批评研究(1937—1952)》一书,与会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蒋洪生认为,此书文风质朴、简练、精确。此书的一个核心点即纽约学派是文学现代主义与政治激进主义或文学激进主义的结合。纽约知识分子更加倾向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既有激进主义的阶段也有保守主义的阶段,可以进一步探讨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他们转向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在何种意义上是激进的。他们所谓的主体建构在一定意义上是静态的,或者是保守的。何种意义上他们所建构独立知识分子主体是进步的,有待探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邓如冰认为,该书文风朴素、严谨,叙述逻辑清晰和缜密,从多个维度全面介绍了“纽约学派”的特点。第一个维度是“纽约学派”和新批评之间对照。第二个维度是体现了“纽约学派”与马克思主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第三个维度是把“纽约学派”和其他文化资源,如犹太文化、弗洛伊德主义、现代主义结合在一起梳理,有助于我们了解“纽约学派”。第四个维度是“纽约学派”内部的一致与分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卓认为,书中讨论的一些人物可以作为对照来读,比如特里林、威尔逊。这些年,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反思此前文艺学研究当中的作家作品问题,反思中国新文学和革命文学成长的历程。我们重新进入历史和打开历史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理论思考。 “纽约学派”的着力点并不是要论证它的内部一致性。“纽约学派”的兴起处于美国的上升期,“纽约学派”可以作为反思美国知识生产的一个模式。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斐认为,此书特别有建构性的地方在于把三个不同时代的学派放在同一个平面上去衡量。美国文学爆发时涌现一批作家,例如斯坦贝克、海明威。这个时期美国文学和“纽约学派”做的工作其实有一些距离。“纽约学派”后来之所以能在美国现实环境中存留下来,是因为有效地提供了阐释框架。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副教授谢俊提到建构文化自信的问题。无产阶级文化本身具有建构性。这种建构式的无产阶级文化,比对于大众文化的理解,例如阿多诺式的对大众文化的理解,以及雷蒙·威廉斯等人对于文化主义的理解,都更加活跃。通过“纽约学派”这面镜子会发现,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化和无产阶级文化本身也具有非常大的活跃性。这能够成为我们今天构筑中国艺术自信、文化自信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张静认为,该书结构清晰、文风自然,从各个方面叙述了“纽约学派”群体的整体生成过程。她谈到,“纽约学派”有两方面突出贡献: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批评转化为一种社会—文化批评;另一方面,打破了当时美国文坛新批评一统天下的局面,真正开辟了美国文学研究中与新批评相抗衡的新传统。“纽约学派”的代表人物身上也体现出双重矛盾性,比如他们很欣赏先锋文学的反讽、模糊性、价值中立等,因此他们批判大众文化时,其目的或许就是想用这种先锋派的文学对抗当时的资产阶级工业化或者市场化大众文化,从而弘扬他们的精英文化的传统。随之而来的另一重矛盾是,“纽约学派”赞扬先锋派文艺体现出来的反叛意识,但同时也对他们作品里的虚无主义、唯我主义表现出不满。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王佳明以“纽约学派”的威尔逊作为个案,认为精英式立场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纽约学派”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有历史现实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其自身理论也有偏狭之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燕碧天探讨了文学批评与文化生产模式之间的关系。她认为,每一种文学批评无论是纽约学派、法兰克福学派还是其他学派,都会或多或少地参与到一种文化圈营造和文化建构中。“纽约学派”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主动参与的文化主体性自觉。作者不断把“纽约学派”与新批评的文本,作为两种互相映照的批评话语进行讨论,还将“纽约学派”和文化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等文化和美学理论进行了比较,有助于我们建立更完善的理论地图。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墨研认为,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对西方理论的引进常常是“拿来主义”的,这一方面造成了很多理论在国内被快速消费然后被抛弃,另一方面造成很多遗留问题和理论漏洞,对此,这部专著关注“纽约学派”这个特殊群体,在纠正问题和填补漏洞的意义上非常可贵。这本书从对批评文本的细读入手,对文艺文本、批评文本与社会文本三者之间关系的分析,以及对批评家个体间和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分析都比较全面。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王秋子结合她所关注的理论家雷蒙·威廉斯,探讨了如何从文本细读出发看待文学批评对文学生产建构模式的问题。她认为,威廉斯从细读出发,注重阅读体验,不仅仅是批评,而且也进行创作,通过批评把文学、艺术、社会连接起来,形成更完整的结构。

  与会学者以平等对话、自由讨论的形式,研讨了有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问题。今后,该论坛将陆续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探讨,力求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胡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