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主动精神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2025-10-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现代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通过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干出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和重要讲话,以及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集中体现了全党的智慧和全国人民的意愿,彰显了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我们要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以理论主动把握“时与势”,以精神主动厚植“根与魂”,以实践主动统筹“破与立”,在理论自觉、精神自强、实践自为有机统一中,把握历史主动,锚定目标任务,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接续奋斗。
  理论主动: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历史主动,首先在于理论主动,表现为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时代方位的精准锚定,对思想理论的主动创新,展现出鲜明的唯物特质,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和重要讲话,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实践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历史主动精神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表现为对真理生命力的深刻体悟和对理论创新的主动求索。历史主动精神,既要求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也要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并使其不断丰富和发展。历史主动精神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表现为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与能动运用。改造客观世界,要求历史主体充分认识到历史发展规律,使自己的思想、决策、行动等自觉地遵循和符合客观规律要求。同时,历史主体又并非完全消极被动的客体,而是能够运用客观规律,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来创造历史。全会对“十五五”重要地位的判断和阶段性要求的把握,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内在规律,为“十五五”时期进一步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提供了强大武器。
  历史主动精神内蕴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历史观,表现为对历史大势的深刻洞察和对时代发展方向的主动把握。全会准确判断世情、国情、党情,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明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为我们锚定新时代的关键五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精神主动:
  历史自觉与中国自信的高度统一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历史主动内化于精神主动,表现为“不畏浮云遮望眼”的高度历史自觉精神、“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强大历史自信精神、“人生万事须自为”的澎湃历史创造精神。全会对中国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的精准判断,对中国“四大优势”的重要论断、对“十五五”系列目标任务的重大决断,是历史自觉与中国自信的集中体现。
  历史主动精神蕴藏于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政治品格中,表现为直面时代、正视矛盾的问题意识。历史自觉精神,是走在时代前列、自觉判断历史阶段的先锋志气,是正视当前问题、自觉直面主要矛盾的斗争勇气,是预判未来趋势、自觉布局战略蓝图的革新锐气。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起航的历史性时刻,党中央自觉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攻坚克难最前沿,胸怀“两个大局”,立足“十五五”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新形势,自觉担当起改革发展稳定重任、直面矛盾风险挑战,彰显了以历史自觉精神洞悉时代大势的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
  历史主动精神内化为中国共产党“以史为鉴”的历史思维,表现为基于对历史成就的深刻认识而形成的强大信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两者有机统一于“十五五”规划的宏伟蓝图。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已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十五五”之际,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和充分的理由坚定历史自信。 
  历史主动精神融汇于中国共产党“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理念,表现为激发亿万人民创造伟力的进取精神。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历史创新精神,根本上体现为人民的首创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全会使全国人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气神空前饱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创造力空前迸发。
  实践主动:
  战略定力与创新创造的有机统一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历史主动外化为实践主动,在于主动顺应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引领历史发展。这需要我们在战略定力中坚持创新创造,用发展的中国理论指导发展的中国实践,用伟大的中国精神推动伟大的中国实践。
  以接续担当扛起历史使命。历史主动精神铸就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重大胜利的光辉历程,表现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新时代的历史主动,重点在于以实践主动,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这要求深刻把握“立说立行”与“久久为功”的辩证统一。全会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深刻分析当前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彰显出“中国之治”的独特实践智慧,既为我们干事创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发展提供了实践方略,又在自觉践行历史主动的进程中,不断拓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维度。
  以改革创新把握历史机遇。新时代的历史主动,关键在于实践主动,用好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一招,这要求深刻把握“守正不渝”与“创新不止”的辩证统一。未来五年,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全会以审时度势的战略眼光锚定改革坐标,既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全过程,提供最根本政治保证,又紧扣“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核心要求,推出一系列有前瞻性、针对性的改革举措,激活发展全局,“十五五”期间改革方向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
  以系统思维引领历史发展。历史主动精神熔铸于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系统观念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战略谋划,表现为“两个轮子一起转”的统筹部署。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若干重大关系。其中,发展与安全是重中之重。新时代践行历史主动精神,必须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辩证统一,统筹发展和安全。全会坚持整体性思维,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既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又坚持将安全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为“十五五”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提供了科学方略。
  回应时代之问,激扬历史主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责无旁贷。唯有以理论自觉锚定真理方向,以精神自强激荡奋进动能,以实践自为创造时代伟业,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精神的各项任务中,切实转化为“十五五”时期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方能谱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篇章!
  (作者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