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青年说·学习标兵笔谈①】

马正立: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复兴时代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2023-09-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激励我院广大青年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推动比学竞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中国社会科学网联合开设【社科青年说·学习标兵笔谈】专栏,邀请院第二届“青年学习标兵”代表,结合自身理论和学术优势,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畅谈学习体会,激发广大社科青年的学习动力和行动自觉,为奋力开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境界作出更大贡献。

 

 

  马正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干部成长规律、基层治理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学术导向,用学术讲政治,出版独著“标识性概念”之《做到“两个维护”》,聚焦于院部学术主业,参与完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马克思主义大辞典》等20余部丛书或教材撰写工作,参与研讨撰写“任仲平”“钟轩理”等重点理论文章。发表高质量学术文章20多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理论版及其他中央级报纸、期刊、网络发表理论文章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

 

  文明之变迁,实质上是生产方式之变迁。“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标志。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国来说,民族复兴、文明接续、文明创新,从一开始就和现代化联系在一起。在现代化和文明的探索道路中,正是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在革命成功之后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中华文明从传统形态向现代社会主义形态的根本转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只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从根本上说,应是中华文明的复兴与崛起。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地联系在一起。从本质上讲,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并内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中。从根源上说,悠久的中华文明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底蕴,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

  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生动实践

  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化,必将带来社会深层变革和文明形态变革,即“发展方式变迁及其所带来的生存方式革命从深层次上决定文明形态变革”。近代以来,一批又一批的马克思主义者,从历史和现实出发思索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方向,秉持着新的政治理念,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浴血奋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推动着中华文明在赓续中蜕变,激活了中华文明的新生伟力,而中国共产党就是这一新生伟力的领导力量和关键核心。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既展现了中华文明持久强大的内在生命力,又重铸了中华文明跨越时代的新辉煌。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国民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了人民民主的新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文明,迸发出强大的革命动力,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为中华文明换羽新生注入红色基因,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壮举,是人类社会的阶段跨越,无论上层建筑还是经济基础都发生了质变,因而在此基础上的中华文明也必然展现不同程度的新形态。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尝试,进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锻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基本框架,为新时代“五大文明”建设和协调发展,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大力弘扬中国精神,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凝聚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人类文明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形态,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形态。从根本上理顺了中华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将三者融合为一个具有整体性、系统性、有机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所具有的整体性文明效应的总体概括与系统刻画,是从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角度,揭示人类文明新形态所具有的道路示范性、理论启示性、制度导引性和文化感召性意义。它标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定位、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中国式的新高度。

  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社会主义意义,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既实现了中华文明由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从蒙尘到复兴、从自卑到自信的伟大转变,“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又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文明的苏联模式的超越,“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和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必将走出一条独具特色、有别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历史发展和实践要求既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特质,也构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鲜明底色。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特点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开拓社会主义文明的当代中国形态;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铸就现代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

  实际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开创发展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性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以不同于传统中华文明,根本在于它是建立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基础上的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或者说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系列伟大实践,必将进一步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进一步涵养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必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相互促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华文明新形态既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文明新形态;既是属于新时代的、也是面向未来的文明新形态。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总体性超越。例如,“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全面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逻辑;以全方位的现代化模式超越了西方现代化模式;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超越了以往的国际关系建构模式;以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超越资本主义;以“美美与共”为目标的文明交流论超越文明冲突论等。

  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携手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提供了中国经验,为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发展给出了参考答案。例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超越资本逻辑;坚持共同富裕,超越两极分化;坚持“五大文明”协调发展,超越异化、单面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超越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坚持和平发展,超越霸权主义、殖民掠夺等。人类文明新形态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赓续的客观规律,更在多个维度上探寻着人类文明的普遍规律,拓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式,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格局,引领人类文明的新发展。

  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深刻诠释了文明的创造力量,而且生动诠释了文明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任何文明的发展都依靠人民的创造,人民是实践主体、历史主体和价值主体。人民群众是一切文明要素的创造者,是文明演进的推动者。资本主义文明遵循资本逻辑,将人作为发展的工具,通过剥削和压榨劳动阶级来创造文明,往往引发政治功能失灵、精神文明衰退、社会阶层撕裂等一系列现代性危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始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事业中来,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

  人类文明新形态,既超越了以资本为中心、单向度、逐利的资本主义文明,也替代了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主义文明。这一文明新形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消灭贫穷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奋斗目标,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改变了世界文明格局,而且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