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引领广东改革开放新实践

2025-11-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殷切期望广东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并对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广东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引领和组织保证。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确保广东改革发展正确方向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地处“两个前沿”,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具有极端特殊的重要性。

  一方面,要筑牢政治忠诚,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切实将“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特别是要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确保广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另一方面,要切实严明政治纪律,确保党中央政令在广东畅通。广东经济体量大、开放程度高、社会活力强,更要时刻绷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要坚决防止和治理“七个有之”,切实做到“五个必须”,特别是要强化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广东落地落实、结出硕果。同时,要善于从政治高度思考和推进广东工作,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敢于碰硬、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切实履行好广东在服务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政治责任。

  锻造勇挑大梁干部队伍

  激发干事创业强大动能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设干部队伍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时,对干部队伍的能力本领寄予厚望。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具备现代化建设本领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是树立鲜明导向,选贤任能汇聚英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实践实干实效,不拘一格选人才,特别是注重在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一线考察和锻造干部,真正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二是树立正确政绩观,提高干事创业能力。要围绕广东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特别是增强把握和运用“七种思维能力”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能力。三是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要在加强对干部的常态化、规范化管理和监督的同时,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落地落实

  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根基。广东拥有数量庞大、类型多样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夯实基层基础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基础性意义。

  其一,注重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在持续巩固传统领域党组织建设的同时,适应经济结构、产业形态、社会组织的深刻变化,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跃升,确保党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其二,注重提升基层组织功能。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大局,推动基层党组织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成本地区本单位任务中发挥自身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整合资源、形成活力的优势,以及在攻坚克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其三,注重激发基层内生动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要把用纪律约束基层干部、用发展激励基层干部同用真情关爱基层干部有机结合,为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和作用提供全要素支撑。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

  政治生态清明,营商环境优良,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广东要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上迈出更大步伐。以优良党风带动政风民风,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一方面,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坚决纠治影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完善一体推进建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另一方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要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保障各类经营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稳定市场预期,提振社会发展信心。

  (作者系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地研究员)

【编辑:韩卓吾(报纸)赛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