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9月29日,“中国节 喀什美”系列活动在新疆喀什地区昆仑文化科教基地启动。该活动被列入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文化润疆项目。
本次系列活动以中秋节为主题,突出“团圆”核心意象。中秋节承载中华民族的家庭伦理与血脉深情,是中华儿女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底蕴深厚、意蕴悠永,展现了独特的民族魅力。
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一级巡视员任小文,新疆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环玉,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工会主席、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喆,喀什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博宇,以及学生代表共同为系列活动启幕。上海社科中心党总支书记徐婷婷就系列活动作整体介绍。本次主题展策展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民俗研究室主任毕旭玲现场导览,带领观众沉浸体味中秋文化的深意与诗意。
与会嘉宾观展后,上海社科中心工作人员组织开展了一场古今交融的趣味公众文化体验活动,参与者亲手制作蕴含吉祥寓意的传统图案冰箱贴,指尖流转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变得可触、可感,焕发新生。
与会嘉宾共同为“中国节 喀什美”系列活动启幕 主办方提供
“中国节 喀什美”系列活动现场 主办方提供
精准策展,全域覆盖。系列活动以“千里共婵娟 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将优质文化内容送入县级文化空间、乡镇和学校,同时配套组织专家讲座与公众文化体验活动。据介绍,展览采取“1+4”布局,精准设计、全域推进:主展区设于喀什地区昆仑文化科教基地三楼临展厅,江南风韵精美展墙与中秋元素置景共绘月明风清之境,让古城喀什与江南水乡于此美妙相逢;莎车县乌达力克镇·和集分展区创新打造“中秋长廊”,将纳凉休憩之地化为文化展陈区域;泽普县第八中学崇仁楼二楼走廊分展区利用教室走廊空间,定制中秋主题常设展,成为青少年了解传统节日知识的课后学堂;叶城县昆仑国学书院分展区以轻量化展陈形式,打造传统节日文化科普新空间;巴楚县博物馆分展区,打造博物馆里的传统节日文化体验馆,让厚重的历史空间焕发节日的人文温度。
中华传统节日系列展览是上海社会科学馆近两年重点打造的品牌展陈体系之一,由社科学者作为策展人,通过学术赋能,可视化呈现中华传统节日的科学内涵与文化交融特色,集中反映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负责老师表示,已连续推出“传统节日图文展”“春节”“清明·谷雨”“端午”“秋节”“冬节”等10个主题展,并以展览内容为依托,创新举办系列体验活动,走出场馆,走进区县、走进学校、走进网红地标,社会反响热烈,被列入202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本次活动是上海市社联首次将上海社科馆内优质展览资源送到祖国最西部喀什地区,凝聚了沪疆两地的多方力量。通过社科学术赋能,可视化呈现中秋节的科学内涵与文化交融特色。社科学者作为策展人,既保障学术严谨,亦拓展展览深度与广度。观众可通过二维码观看“小小社科宣讲员”线上讲展,更好地理解展览内容,感受其中文化韵味;亦可穿越寓意“平安、幸福、圆满”三道门,还可以现场体验盖吉祥章、蟾宫折桂、小红书发布“千里共婵娟”话题等互动项目,感受古老节日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在文化交融与情感共鸣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秋节作为最重要的中华传统节日之一,溯源于古老祭月传统。本次展览通过十二个主题的梳理,讲述了中秋节的起源发展过程、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和奇幻神秘的中秋神话,其中部分习俗更吸收了丝绸之路文化元素,如月饼与新疆胡饼的历史渊源,为此次展览在新疆喀什举办添上一笔别样的丝路情缘。“中国节 喀什美”系列活动以传统节日为纽带,以展为媒,促进各民族心灵相契、情感相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深沉而持久的文化力量。
“本次活动是上海社科界学术援疆的一次新行动,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次新表达。”受访领导表示,通过沪疆携手,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跨越山海的文化涓流绵延不绝,深情浇灌祖国每一片土地。祈愿月圆人和美,家国永安康,让个人幸福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令中华文明如皓月般恒久绵长。
活动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中共喀什地委宣传部的共同指导,上海市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喀什地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喀什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喀什地区文物局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