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科学范式革新与新使命

2025-09-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25年初,DeepSeek突破性版本问世,凭借高精准度和低使用成本优势,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推动了社会科学研究向“第五范式”发展。研究对象的数字化转型、研究工具的智能化升级以及分析范式的创新性变革,对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重构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所带来的挑战和社会伦理问题也特别值得关注。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9/t20250925_5917024.shtml 

 

  在历史长河中,鲜有技术能像今天的人工智能(AI)一样,如此迅速地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并引发广泛的公共想象与集体焦虑。从阿尔法围棋到大语言模型的横空出世,我们正被一股强大的技术浪潮席卷。面对这股浪潮,社会科学的角色亟待明晰。当前,大多数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聚焦于AI的“使用端”——自动化对就业的冲击、算法偏见对社会公平的侵蚀、数据隐私的伦理困境或人工智能对社会科学研究本身的“赋能”等。这些研究无疑是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但并非全部。社会科学的使命不仅是对技术发展和“影响”的滞后分析,更需要对人工智能技术系统本身进行“去神秘化”。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9/t20250925_5917160.shtml 

 

  人工智能(AI)时代的到来,不仅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创造了大量新的生产、消费场景,也为经济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带来了深刻改变,创造了诸多新的研究方向,孵化了很多新兴学科,如大数据统计、边缘计算和数字化转型等。AI对经济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些影响呢?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9/t20250925_5917161.shtml 

   

【编辑:胡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