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宛如一道深深刻在人类历史上的伤痕,是一段浸透血泪的集体记忆。在那场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全球性战争里,无数国家卷入其中,遭受了巨大的创伤与损失。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不屈的精神,抵抗日本侵略者长达14年之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每一寸经历战火洗礼的土地,都见证着中华儿女的英勇无畏;每一滴洒在疆场的热血,都凝聚着对和平的执着向往。二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和平的钟声仍需时刻敲响。在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当下,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发展的理念,从联合国维和行动到推动多边合作解决国际争端,中国持续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贡献着智慧与力量。围绕中国对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本报记者采访了德国作家弗兰克·舒曼(Frank Schumann),他认为无论是在二战时期还是当下,中国始终都是世界和平的坚定捍卫者与积极倡导者。
中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常常被低估,对此,您如何看待?
舒曼:中国人民为战胜日本法西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西方学术界通常将二战定义为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至1945年德日投降的六年战争,事实上,二战真正的开端是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东北地区。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毅然决然地独自扛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大旗。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也驻扎于此,犯下了令人发指、罄竹难书的罪行。如今,这些罪行的铁证静静陈列在哈尔滨的纪念馆中,我曾有幸前往哈尔滨参观相关纪念地。
1936年,日本与德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结成军事同盟,旨在对抗共产国际以及全球进步力量。次年,日本全面侵华,这场残酷的战争一直持续到1945年才宣告结束。从1931年算起,这场战争历经14年之久,最终以日本失败告终。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百姓流离失所。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领导力,带领中国人民奋勇抗争,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
日本最终战败,绝非仅仅因为美国投下的两枚原子弹,这是众多亚洲国家奋起抗争、浴血奋战所取得的伟大成果。中国人民与法西斯敌人进行了长达14年的抗争,然而西方国家对此却存在认知偏差。如今,中国已经建立起一大批优秀的博物馆和纪念馆,我参观过其中几处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中国也开始借助国际影视作品来呈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个别人宣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主要归功于美国和英国,这无疑是对历史真相的公然歪曲和恶意篡改,是彻头彻尾的历史修正主义行径。真实的历史应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全球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努力、并肩作战的集体成果。参与到这场艰苦卓绝斗争中的国家,绝非寥寥几个。
中国始终是联合国框架下重要的和平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报》: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中,哪些思想至今仍在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走向与冲突态势?
舒曼:共同对抗法西斯暴行的成功经验,直接催生了联合国的成立。联合国于1945年10月成立,其雏形可追溯至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承诺相互支援,共同对抗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轴心国。然而,西方反动势力视联合国为眼中钉,或暗中策划暗杀联合国领袖,妄图破坏领导核心;或恶意削减联合国资金,使其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进而导致运转瘫痪,无法正常履行职责。
尽管一些西方势力始终不遗余力地试图削弱联合国的影响力,淡化其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但联合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依然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拥有近200个成员国,是唯一一个即便是小国也能在全球范围内发出自己声音、表达自身诉求的舞台。作为国际交流最为重要的平台之一,联合国在促进国家间相互理解、构建国家间互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中国不仅派遣维和部队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更在自然灾害和地区紧急情况发生时,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提供及时有效的援助,充分展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这种负责任的态度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在当前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下,中国作为和平力量的角色愈发关键,这也正是某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日益强硬立场的原因。
以中国智慧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体现了人们对和平的不懈追求,然而,目前世界仍面临与二战时期类似的极端主义的挑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应如何反思?
舒曼:每一场战争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必然伴随着生命消逝、经济损失以及环境破坏,这些惨痛的后果是我们必须时刻铭记并持续传递的深刻认知。从本质上来说,战争不存在真正的赢家,卷入战争的国家与人民最终都成了受害者。和平的实现唯有依靠各国之间的合作,而非无休止的对抗,这是关乎人类未来走向的重要认知。令人担忧的是,当前的全球局势似乎正在背离这一原则。一些国家出于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妄图通过牺牲他国的利益来谋取自身的好处。
战后数十年间,各国通过艰难的外交谈判达成了一系列协议与规则,如今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正被轻易废除。一些国家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可以凌驾于人类理性之上。他们目光短浅,未能意识到自己这种短视且极具破坏性的行为不仅不利于本国人民,更将危害全人类。在此关键时刻,全球各国迫切需要达成共识,用理性遏制战争风险,防止世界再次陷入混乱无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证明,人类完全有能力实现和平。在今天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这一宝贵经验无疑具有更为深刻的启示意义。
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延续不断,靠的是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海纳百川的包容。中国始终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并对其他文明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中国悠久的文明和历史不仅蕴含着巨大的价值,背后的“天下”观更是一剂治愈世界弊病的良方。这一理念追求和谐共处,认为每一种文明都独一无二,所有民族生而平等。只要秉持着真诚与善意,所有人都可以在这个地球上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这一理念从根本上否定了任何民族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的可能性,也必然杜绝了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以及民族间的仇恨情绪。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练志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