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练志闲 刘雨微
美国国务院于8月发布的2024年“国别人权报告”,成为近期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和批评对象。多国媒体和专家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份报告背后的政治意图,对报告进行剖析和解读。有的媒体关注报告起草、大篇幅删改、延期发布等流程的异常操作及背后原因,有些媒体聚焦于报告中对特定国家的片面指责和歪曲事实,揭示其背后的双重标准和霸权逻辑。
报告沦为政治工具
阿拉伯半岛电视台网站提到,这份报告是在美国国务院经历了一次重大改革之后完成的,在此期间有数百人被解雇,其中许多人来自负责撰写该报告的重要部门——民主、人权和劳工局。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发文表示,2025年特朗普政府对该报告进行了大幅改写和删减,减少了对以色列和萨尔瓦多等部分美国盟友的批评,同时对巴西和南非等被美国视为对手国家的不满显著增加。
法国国际广播网报道也提到,该报告重点抨击与其存在分歧的政府,对一些盟友国家,如以色列和萨尔瓦多的侵权行为却视而不见,用词明显软化,这反映了特朗普新的外交政策重点。人权组织和前美国官员认为,这些修改更多是出于政治考量,而非客观评估。多个非政府组织对此表示担忧和质疑,认为该报告已沦为特朗普政策的附庸。
多国批评报告失实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网站发文提到,报告称,由于对网络仇恨言论的监管,2024年法国、德国、英国的人权状况出现“恶化”。报告自称援引了“可信报告”,指出这些国家的言论自由受到严重限制。对此,德国和英国都驳斥了相关说法。德国之声电视台报道称,德国政府副发言人斯特芬·迈尔(Steffen Meyer)回应表示,德国有着非常广泛的言论自由,并将继续捍卫它。法国国际广播网分析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批评,是因为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对英国新出台的《网络安全法案》(Online Safety Bill)表示不满。该法要求社交媒体平台删除煽动种族暴力的内容,以便更好地保护未成年用户,却遭到特朗普政府和一些美国科技企业的猛烈抨击,将其描述为对言论自由的攻击。
与美国在多项议题上存在分歧的巴西和南非等国,遭到了更严厉的批评。报告声称南非政府人权状况“显著恶化”,在《征用法案》签署生效后,南非白人阿非利卡人受到不公平待遇,侵犯少数族裔权益。这与2023年的评估形成了鲜明对比,2023年的报告认为南非的人权记录并未出现显著变化,也未受到如此严厉的批评。
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发表声明表示,南非拒绝接受对人权实践的不准确且存在严重缺陷的描述。声明称,南非对此报告表示“深感失望”,其未能反映南非民主现实。声明提到,联合国称赞《征用法案》是解决种族失衡的土地所有权问题的重要一步,强调了基于宪法和人权的立法程序的正当性和完整性。该声明同时提醒道,美国已经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不再接受多边审议机制监督,却发布未经任何正当程序、缺乏事实依据的人权报告,颇具讽刺意味。巴西也遭到了批评,报告认为巴西人权状况“恶化”。巴西总统卢拉强烈回应称,报告相关内容充满了对巴西宪法的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