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发展进入新时代。山西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其使命已从保障传统能源供给,转变为引领能源革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排头兵。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这不仅是能源领域的关键任务,更是山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新时代赋予山西的使命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素有“煤海”之称,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和外送基地。在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山西的使命是基于其资源禀赋与历史贡献,完成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实现从传统能源基地向综合性能源革命排头兵的转变。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国情决定了煤炭在相当长时期内仍是能源安全的基石。山西作为煤炭主产区,首要使命是发挥好兜底保障作用。这绝非简单重复的老路,而是要推动煤炭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升级。要推广绿色开采技术,建设智能煤矿,大力开展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将煤炭从单一燃料向“燃料+原料”并重转变,确保这块“压舱石”更稳固、更绿色、更高效。
引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示范者”。山西能源结构“一煤独大”的格局,使其成为全国能源转型的典型缩影和攻坚主战场。国家将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任赋予山西,正是希望山西为全国同类型地区探索出路。因此,山西必须率先破解在高比例煤电基数上促进新能源并网消纳、推动煤电与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等关键难题,将风光资源、煤层气等潜力转化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能,为全国能源结构调整提供宝贵的“山西经验”。
推动能源科技与体制创新的“试验田”。能源革命的根本是技术革命和体制革命。山西要将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技术层面上,要聚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先进储能、氢能、新型电力系统等前沿领域,打造能源科技创新高地。体制层面上,要用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金字招牌,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破除制约新能源发展的体制障碍,勇于先行先试,为国家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提供成熟的实践样本。
深刻理解新型能源体系内涵
新型能源体系是能源生产、流通、消费方式及体制机制的系统性变革。其核心内涵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能源结构之“新”——新型能源体系的根本目标是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型。转型的核心在于逐步降低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的消费比重,大力提升非化石能源的主体地位。这不是对传统能源的简单否定,而是强调化石能源的清洁化、低碳化利用,并与新能源形成协同互补,最终构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结构。
系统形态之“新”——源网荷储一体化是关键形态。传统“源—网—荷”单向线性结构难以适应新能源的波动性。新型能源体系是“源网荷储”深度融合的有机整体:“源”端多能互补,“网”端坚强智能,“荷”端灵活可调,“储”端则发挥“稳定器”的作用。这种一体化形态极大提升了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和韧性。
运行模式之“新”——智能高效是驱动内核。新型能源体系高度依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它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能源系统深度融合,形成“能源互联网”。通过智能感知、预测与协同控制,可对能源“源—网—荷”各环节进行全局优化。智能电网、虚拟电厂等应用,正是提升系统效率、经济性和安全性的核心驱动。
价值体系之“新”——多元协同是价值导向。新型能源体系追求安全、经济、环保等多重目标的协同实现。通过完善的电力市场、碳市场等机制,使能源的经济、环境、社会价值得以显性化,催生综合能源服务等新业态,构建共建共享共赢的能源新生态。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实践路径
山西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必须立足省情、发挥优势,在“稳、进、畅、新”四个方面协同推进。
一是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夯实能源转型的“稳”之基。转型非一日之功,立足煤、超越煤是山西的现实选择。山西要坚定不移推进煤炭产业“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推动煤化工与绿氢耦合,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积极布局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示范,将煤炭产业改造为支撑新能源发展的平台和能源综合服务商。
二是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倍增发展,注入能源转型的“进”之力。山西必须将发展新能源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规模和质量双提升。要加快推进晋北、晋中、晋南三大风光电基地建设,加大煤层气勘探开发力度。同时,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储能、氢能等核心环节,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实现从“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的转变。
三是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核心,疏通能源转型的“畅”之脉。保障新能源“发得出、送得走、消纳好”,关键在于电力系统。山西应率先行动:一是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主干网架,提升外送能力和配电网智能化水平。二是大力发展多元化储能,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支持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三是深化电力市场改革,完善峰谷电价、需求侧响应补贴等机制,引导“源网荷储”高效互动,提升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四是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为驱动,激活能源转型的“新”之源。能源革命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在科技创新上,山西要整合省内外科研力量,组建高水平能源创新平台,在前沿技术领域力求突破。在体制改革上,要用足用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政策优势,大胆先行先试,在项目审批、市场交易、碳管理等方面破除壁垒,为能源转型营造一流的制度环境。
(作者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讲席教授、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