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昆明讯 (记者张培君 通讯员王晨旭)7月21—24日,全国新闻传播学青年教师暑期学术工作坊(以下简称“工作坊”)在云南民族大学举行。
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段云学表示,希望此次工作坊能够汇聚学界智慧,共同探索新闻传播学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路径,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云南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姜飞通过梳理大国崛起过程中的文化思想演变,揭示了文化因素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海龙提出,新闻传播学选题需兼具现实敏锐度和人文温度。他认为,选题应从“兴趣”逐步聚焦到“难题”,且要勾连个人困境与社会问题;在学术创新方面,强调了 “概念创新”的重要性。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毓强围绕青年教师科研规划,从学术伦理、研究方法到写作规范进行系统讲解,为青年学者提供切实可行的科研发展路径指导。
广州大学教授王玲宁结合多个实际案例为青年教师撰写资政报告提供指导。她提出,资政报告需把握目标、站位、策略和定位四大要素,选题应关注热点问题,深度研究内容和趋势性议题。
上海报业集团高级编辑刘鹏揭示了新闻治理背后的深层逻辑,为理解中国新闻业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此次工作坊通过学术讲座、研究汇报、专家点评等多种形式,为全国新闻传播学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共同探索新闻传播学在人工智能时代发展路径的深度交流、思想碰撞的学习平台,帮助青年教师提升学术研究与教学能力,推动全国新闻传播学的建设与发展。
工作坊由云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主办,云南民族大学“数智传播现代产业学院”、云南省广告与品牌研究院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