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扛好“挑大梁”责任作出社科贡献

2025-07-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南京讯 (记者吴楠 王广禄)7月24日,江苏省社科界第十九届学术大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场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

  “为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重大责任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是全省社科界的重要使命。”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徐缨提出,全省社科理论工作者要高举思想之旗,持续深化理论武装,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高度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强化担当之责,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紧扣“挑大梁”重大责任开展研究阐释;提升发展之效,持续用改革赋能、以创新增势,营造良好生态,增强学术生产力、社科创造力。希望社科理论工作者拿出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为扛好“挑大梁”责任作出更大的社科贡献。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社科联主席曲福田表示,学术大会是繁荣发展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抓手。各承办单位要胸怀“国之大者”和省之要事,强化问题导向和应用牵引,在服务大局上体现担当作为;要以高效便捷的会务管理、精准周到的会务服务,不断优化学术大会的组织运行,在提升会议质量上追求更高标准;要强化学术大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既要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又要精心培育社科人才,在促进成果转化和人才成长上发挥更大作用。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表示,江苏要坚定扛好“挑大梁”责任,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迫切需要以体系化、学理化的理论创新成果,科学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脉络与正确走向,全面系统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对策,不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营造良好的思想理论氛围、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陈锡喜提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理化研究须力戒形式主义文风。增强理论研究和宣传的学理性,须掌握辩证法,克服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做到“六个必须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把握其科学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坚持守正创新,把握好体系性和学理性的关系;坚持自信自立,把握好自信和自觉的关系;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好批判性与建设性的关系;坚持系统观念特别是辩证思维,把握好举例说明和逻辑证明的关系;坚持胸怀天下,把握好不同文明交流交融和不同意识形态交锋的关系。

  “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刚认为,党的理论创新既有其实践推动、问题导向和使命激发等内在动因,也有守正创新、科学方法和内在要求等内在机理,更要遵循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互动和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等内在规律。内在动因是理论创新的推动力,方法是理论创新的基本路径,内在规律是理论创新的发展趋势,三者相互统一,共同推动党的理论创新。

  会议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社科联主办,南京师范大学承办。

【编辑:崔园园(报纸)赛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