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南京讯 (记者王广禄 通讯员刘凯)7月21日,“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挖掘、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等话题进行深入研讨。
深入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深入挖掘其当代价值。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永新表示,要秉承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时俱进地传播与践行生活教育理念,坚持生活教育理论的学术性、前沿性和时代性,促进教育改革,服务教师成长,指导学校生活。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洛认为,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需要弘扬和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把开展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作为目标,认真总结并广泛推广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大胆探索教育教学发展的新方法和新思路,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
南京晓庄学院党委书记张策华谈道,在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征途中,陶行知教育思想依然具有强大的教育生命力,对新时代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深化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研究,推动其创新发展,擦亮行知品牌,服务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与会专家学者从新时代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理论深化和实践创新等维度,深入探讨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转化、实践创新等问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周洪宇结合新时代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现实需求提出,要聚焦教育强国建设,将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和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有机结合,进行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方向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毅峰认为,数字化浪潮带来的虚拟生存与现实生活的割裂使教育与生活渐行渐远,功利主义与应试教育使创造力在标准化的流程中悄然磨损,这是现代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叶浩生从具身认知的视角重新审视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给当今教育的启示是,在数字化、智能化大潮下,要回到人的教育哲学的根本,重视身体、环境、社会互动和真实场景在心智塑造中的根本地位,让知识“通过身体去体验”而非“通过语言被灌输”形成。
会议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主办、《生活教育》杂志编辑部承办,南京晓庄学院、中国知网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