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寄托美好生活愿望

2024-02-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国逢盛世九龙舞,民沐春风万户歌。”春联为春节营造了喜庆的节日氛围,那些描绘时代大好前景、抒发心中美好愿望的吉祥话语,寄托了千家万户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起源于桃符驱邪习俗
  每逢春节,书写春联、张贴春联已成为重要的民俗活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反映了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黄永林表示,挂桃符的民俗活动,最初是通过书写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描绘其图像,将辟邪纳吉的精神诉求落实到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形式。
  一般认为,中国正式的春联起源于五代。五代末年,后蜀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春联。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并大力提倡贴春联。因此,明朝时期,春联得到广泛普及。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与民俗学系主任萧放认为,从辟邪的桃符演变为祈福迎祥的春联,是重要的时代变迁。在早期的生活环境中,人类的生存能力有限,只能祈求诸神庇佑。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未来生活抱有更高的期望,希望来年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这种期望往往通过春联来表达。
  “春联是语言艺术、书法艺术、装饰艺术的综合表达,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黄永林提出,从形式看,春联对仗工整,平仄和谐,与中国古典诗、词、赋等文体一脉相承;从内容看,春联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用精练的词句描景状物、表达情感。萧放表示,春联是多种文化元素的集中体现,具有多元价值功能。一方面,春联能表达书写者的心境、情感、愿望,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因而具有励志、教化等功能;另一方面,春联展示了家户主人的价值观和追求。
  春联与书法、诗词等结合后,催生出更具艺术魅力的作品。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主任田阡表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联是比较特殊的存在,既有名家大师的名联绝对,也有民间文人的灵光一闪,还有以灶王对、门神对等为代表的大众集体智慧。可以说,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乃至民间百工皆可创作春联。在他看来,春联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创新、兼容并蓄、全民共享的突出特征。
  语言和书法艺术更加灵活生动
  明清时期,将对偶佳句与优美书法进行结合形成对联,成为民间流行的文化景观。黄永林表示,到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得到提升。清人梁章钜编写的《楹联丛话》对春联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进行评述,这对春联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杨华认为,明清时期出现了专门的对联汇编,推动了春联的流行,也推动了中国民间社会的风雅化。每有佳联,众人传诵。至清代康乾年间,各类官府衙门、场馆驿舍、名胜古迹以及冠婚丧祭等礼仪活动中,都有对联的踪迹。对联的使用范围、时间节点进一步拓展。
  春联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黄永林认为,要在不破坏春联总体构架的情况下不断创新,使春联语言和书法艺术更加灵活生动、新颖别致,更加适应时代新人的审美特点和趣味。他举例说,比如,近年出现的“趣味春联”,打破了传统春联的写作模式,虽然讲究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具有节奏感,但是不再遵循传统春联对仗工整、平仄相合、音韵和谐等规律。有些“变异春联”还使用网络语言、脱口秀中的语言,甚至把动物图案、英文字母嵌入其中,使春联既承袭传统文化,又具有时尚气息。在黄永林看来,这是近年来文化多元发展的结果,是春联文化的可贵探索。
  田阡认为,应该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观念,正确认识、辩证看待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共同性与差异性、大众性与专业性之间的关系,在赓续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展示中华文化大气磅礴、兼容并包、美美与共的气质,让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活在当下,走向未来。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刘颢婧(报纸)王晏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