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一带一路”视域下的文明互鉴

2023-11-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本报讯 (记者张清俐)11月24日,以“‘一带一路’视域下的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山东社科论坛青年人才学术研讨会在青岛科技大学揭开帷幕。与会学者共同探讨了“一带一路”的历史基因、当代实践与未来前景。

  继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全球文明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在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李远看来,全球文明倡议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华文明的创新性谋求人类的文明进步、以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以中华文明的和平性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充分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文明情怀。

  “一带一路”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构建和谐健康的“一带一路”语言生态显得尤为重要。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王辉认为,“一带一路”语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中国和共建国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跨越不同文明和文化的藩篱,畅通语言文化交流的“廊桥路带”,以语言文字之基共筑“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之路。

  区域国别研究在十年间进入学术发展快车道。区域国别研究取得的成果不仅充实了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同时也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助力。首都师范大学国别区域研究院院长梁占军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之际,区域国别研究迈入学科建设规范发展期,体现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促进学科布局和学科创新方面的主导作用。未来,区域国别研究在做好学科建设的同时,应进一步聚焦“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发展动态,引领构建中国对象国或区域的自主知识体系,加快培养国际化高水平的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大的知识和智力支撑。

  论坛由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等机构共同承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隋萌萌(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