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节日影像志看中华文化传承

2023-11-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在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作了专门论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中华文化的记录与传承也离不开国家持续推行的一系列文化工程的努力。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一方面源于内生动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为文化传统记录的持续性。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对文化的记录和书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一传统被继续发扬,如延安时期的采风运动、新秧歌运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织开展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编撰、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一系列文化工程都是在党和国家领导、组织全国专业力量所推动的持续性文化记录工程,充分展现了在维系中华文化连续性的过程中“国家队”的力量。进入21世纪,这一传统依然延续,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新的文化记录工程。它们在融入新的学术研究理念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社会制度优越性,在国家引导驱动的传统动力下,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继续发挥其独特价值。
  其中,对于中国节日文化展开系列性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是新一批文化记录工程的缩影。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节日及其所蕴含的节日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在总结此前国内业已完成的文化记录工程基础之上,如“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影片”“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编撰,在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学术界共同探索和讨论后,提出了对中国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的文化工程。该项工程被命名为“中国节日志”,由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负责规划实施,其项目内容与成果形式分为三部分,即《中国节日志》(文本)、“中国节日影像志”和中国节日文化数据库。可见,中国节日志仍是一项为延续国家文化记录传统,由国家主导并推行的系统性文化工程。其中,“中国节日影像志”(以下简称“节日影像志”)旨在通过影视技术手段和方法记录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国内第一次系统地对传统节日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准确、真实、全面拍摄记录的重要研究工作。
  节日影像志在传统文字志书基础上,推出并建构了一套以影像记录为主的志的新形态,开创了采用影像方式大规模且成体系记录中华文化的先河。影像化表达是一种重要的现代传承方式,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理解。文化影像化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人与文化之间的桥梁,有利于推动文明的传承、交流和发展。
  节日影像志在方法论上,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史志的客观原则,同时也进一步提出文化尊重。文化尊重具有多重面向:第一,尊重所记录的节日本身的规律和过程,不采取主观价值判断的姿态进行记录。第二,尊重所记录的节日参与主体的文化主体性。在其实施的体例规范中明确要求避免采用专家、学者的单方观点来解释节日文化,提出要通过让当地人“发声”,从而秉持尊重文化持有者看待和理解他们自己的节日立场。因此,节日影像志旨在立足于当下活态传承,要求采用田野调查和拍摄工作模式,深入民族民间,以大众生活的视角记录当下中国传统节日的现状。
  节日影像志以“点”为单位,将记录对象具体到某一个城市社区、乡村、群体,通过具体的人过具体的节日,来展现某一个节日的现状。同时,考虑到节日整体性与节日文化实践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力图更好地反映当下节日文化现状。以北京春节为例,节日影像志采用“拼图”式理念,结合“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定位,对同一节日通过立项多个子课题的方式,尽可能从传统文化视角出发,以包容的视野展现多个维度下北京春节的文化景观。
  节日影像志在成果上探索并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成果系统,从而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三位一体的成果体系包括:第一,一部结构化的纪录影像影片,它是可直接被观看到的“产品”;第二,一整套影像素材,这些默默无闻的节日“仓库”在以往的媒体类影像中往往被遗忘;第三,一系列与影像素材对应的详细场记单信息,它是为“仓库”中每一段素材定位的元数据(Metadata)信息的基础来源,它们共同构成了节日影像志的成果系统。所以,节日影像志不仅仅是一部孤立的纪录影片,更是一整套成果系统。这套系统不只是学术研究的资料,也留有能够转换成更多用途的可能性。未来,节日影像志会通过数据库展示、多模态的影像内容,使得国家的文化记录成果能够服务人民,达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要求。
  节日影像志实践过程也是一次践行传承中华文化的社会行动。节日影像志从设计之初就尝试建立一套跨学科合作机制,动员高校、科研机构和影视制作机构以及当地社区文化持有者共同参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心发动了全国文化和教育系统的单位250余个,约1500人次参与项目实施,参与学科涉及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音乐学、艺术学等专业领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高校老师带领的团队通过参与项目实施,深入了解中华文明,掌握用影像记录、传承中华文明的理念和方法,为发展好、传承好中华文化培养新的人才,为国家的文化记录工作积蓄宝贵的人才库。同时,节日影像志也鼓励并促进村民影像小组、独立纪录片导演等众多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动员机制。通过学术共同体的努力,节日影像志已成为影像实践者们所普遍采用的一套方法论,突破了项目本体,成为人们可以普遍使用的实践化工具,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持续深入开展。
  传统节日文化通过现代摄影、视频等技术手段得以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节日影像志实践中还密切关注并吸纳新技术、新方法,如试点采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与节日影像志的结合,记录了广东梅州中元节和广东番禺端午节,使得传统文化更具现代感,也让年轻一代沉浸式体验传统节日文化。同时,在全媒体时代,影像可以将文化信息以更广泛、更快速的方式传播到全球不同地区,进一步拓展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通过影像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也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影像化这种现代化的传承方式体现了中华文明在不断变迁中寻求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精神,使得传统节日的内涵得以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作者系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节日影像志”编辑部副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刘翔英(报纸)王晏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