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会晤】科技合作赋能金砖机制发展

2023-09-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主席在“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增强了发展动能。全球发展倡议聚焦绿色发展、新型工业化、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推进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金砖国家合作的重要领域,金砖国家对科技合作有着广泛共识。多年来,金砖国家科技创新合作在机制平台建设、创新政策交流、联合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家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为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和整体安全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促进了共同发展,科技合作成为金砖国家合作的重要典范。

  一、拓新发展载体,推动金砖合作扩容提质

  2023年8月3日至4日,第十一届金砖国家科技创新部长会议在南非格贝哈市举行,会议以“金砖国家和非洲:通过知识伙伴关系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实现包容性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肯定了近一年来金砖国家科技创新合作取得的进展,展望和规划了金砖国家科技创新合作的未来愿景,并发表了第十一届金砖国家科技创新部长会议《格贝哈宣言》和《2023—2024年工作计划》。2014年,以“通过科技创新领域的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公平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首届金砖国家科技创新部长级会议在南非开普敦举行,探讨通过科技创新领域的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公平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并确定了金砖国家框架下的科技创新合作的重点领域和合作机制。此后,金砖国家相继签署了《金砖国家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谅解备忘录》《金砖国家科技创新框架计划》《金砖国家创新合作行动计划(2017—2020年)》,进一步推动了金砖国家间的科技创新合作。近年来,加快推进新工业革命领域合作成为金砖国家构建“利益共同体”的主旋律,“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成为金砖合作的重要亮点和落脚点,金砖各国积极推动与之相关的合作框架与平台建设,多个国家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得以设立和完善,包括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金砖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伙伴关系工作组、金砖国家科技创新资金资助方工作组、金砖国家青年科学家论坛等,为金砖国家间的技术转移、合作研发、创业孵化及人才交流等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支撑和保障。

  世界各国都面临应对疫后经济复苏、优化产业结构、改善民生福祉的迫切需求,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和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方面高度契合。根据《金砖国家综合创新竞争力研究报告(2021)》,金砖国家研发投入占全球总量的21.1%(2018年),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球总量的37.1%(2019年),科技期刊论文发表数占全球总量的32.1%(2018年),金砖科技创新合作拥有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金砖合作机制顺应经济全球化大潮和科技产业革命大势,以科技创新合作拓新共同发展载体,推动金砖合作扩容提质,针对金砖自身发展和共同面临的问题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辐射,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合作机制中受益。“金砖+”合作理念与模式,为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搭建了合作平台,为推动南南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注入发展动能,促进金砖合作提能增效

  科技创新领域的开放合作,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促进经济发展、支持就业、创业和结构改革以及应对全球性挑战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世界新兴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金砖国家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世界科技创新领域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群体。金砖国家正积极发挥技术优势,加快新兴产业布局,积极推动建立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和科技创新合作框架,举办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制造发展论坛、可持续发展大数据论坛,建立技术转移中心网络、航天合作机制,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为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科技创新注入的发展活力和动能,使得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提能增效,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低碳发展、知识产权、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领域的科技合作推动金砖合作机制走深走实,金砖成色进一步提升。2022年9月,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在厦门顺利举行。论坛期间,金砖航天领域创新项目、金砖国家传统医药数字化与智能化研究项目、新能源汽车配件制造项目等29个项目现场签约,涵盖金砖能力建设、产业合作、基金等领域,签约总投资181亿元。巴西驻华大使高望表示,强化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要通过创新达成合作并克服重大全球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疫后复苏的特殊时期。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厦门创新基地也将为深化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三、强化发展韧性,实现金砖合作互利共赢

  金砖国家经济互补性较强,均处于新旧动能转换、转型升级加快的关键期,有着加强产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共同诉求,尤其在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工业领域各具优势,具有较大合作空间。金砖国家在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助力能源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和能源行业进一步转型升级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头部科技企业深耕俄罗斯市场并取得务实成果,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等公司在俄股权收购、设立合资企业、共同研发合作、推动实现本地化生产等。过去10年间,中国向非洲提供了大量发展援助,参与建设6000多公里铁路、6000多公里公路、80多个大型电力设施,支持非洲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特别记者会宣布,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获邀加入金砖国家,使金砖机制组织内部的循环机制也变得更加合理,各国的优势互补性将显著放大,对整个金砖合作机制和机制内各个国家的发展韧性有重要的强化作用,有助于提升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实现金砖合作的互利共赢。此外,科技创新也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力武器,以科技合作深化金砖之间的减贫合作,适应了金砖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2023年7月,中南科技减贫培训班在南非比勒陀利亚成功举办;8月,在中国与南非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科技部与南非科学创新部签署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中南科技创新合作关系,加强在科技减贫方面的合作,这也是中国科技部在科技减贫方面签署的第一个国际合作协议。中国将设立“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支撑,依托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合作机制,探索建立“金砖国家全球遥感卫星数据与应用合作平台”,为各国农业、生态、减灾等领域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科技成果应该造福全人类,而不应该成为限制、遏制其他国家发展的手段。金砖国家一直将共同发展作为合作重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推动创新合作,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利用科技打造文明交流互鉴之桥,推动科技成果造福全人类。在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重要全球性问题面前,世界各国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只有深化全球科技交流合作,推进更加包容、紧密的国际科技合作,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应对全人类共同挑战,才能更好实现自身发展,同时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相信随着新成员的加入,金砖科技创新合作将迈上新台阶,将更大力度地推动全球范围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金砖贡献。

  (作者单位:中共金华市委党校,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