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展闪动“智慧之光”

2023-01-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展览现场。本网记者胡子轩/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胡子轩)1月18日,“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开幕式,活动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中医药博物馆主办。

商代玉石杵臼。这套杵臼出土于河南南阳殷墟妇好墓,其外壁未经琢磨,较为粗糙。臼内晶莹似镜面,杵的腰部有枕于臼沿转动形成的旋纹,系长期使用形成。本网记者胡子轩/摄

  本次展览以中医药文化为主线,遴选500余件(套)文物藏品,涵盖玉石、陶瓷、骨器、金银器、古籍、书画、革命文物等类型,辅以200余件(套)药材实物,开设了“文明之钥”“摄生之道”“灵兰秘典”“器药撷英”“传承创新”5个单元。展览从发展历程、防治观念、医学典籍、中医药材、诊疗器具、未来展望、国际合作等不同角度出发,设置多个数字影像和互动项目,力求充分展现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理念的中医药文化体系,深刻反映中医药自主知识体系的形成、演进历程和对世界的杰出贡献。

清代内经图。《内经图》(也称《内景图》)是道家描绘人体内脏关系之图,与中医学对人体的解释一脉相承。画面中,可大致看出一个端坐修炼的人形,人体中又绘有山峦、流水、耕牛等图景,将人体设计成为一个颇具田园情趣的小天地,是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本网记者胡子轩/摄

  《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等杏林典籍浩如烟海,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岐黄名家灿若星辰,集中闪耀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之光。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创造的自主知识体系,不仅是崇尚“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辨证论治”“上工治未病”的求真求实之问,还是致力于“悬壶济世”“大医精诚”的扶弱行善之学,更是追求“上医医国”“良相知医”的治国理政之道。时至今日,中医药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之间,并在新时代继续焕发着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清代豆蔻。本网记者胡子轩/摄

  本次展览深刻阐释了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引导广大市民游客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对于生命健康、人类福祉孜孜不倦的上下求索,引导大众将中医药作为促进健康的有效途径,理解运用中医养生文化。该展览位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北3、北4展厅,1月19日起对公众开放。

古代医书。本网记者胡子轩/摄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的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和奖章。本网记者胡子轩/摄

2017年1月9日,屠呦呦获得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本网记者胡子轩/摄

展览现场。本网记者胡子轩/摄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张雨楠)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