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要论】精准识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种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

2023-10-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等等。”这说明,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的“四风”问题,虽得到有效纠治,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故态复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变异性、耦合性,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花样频出,越来越难以辨识。由此,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还需要进一步精准识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种,这既有利于揭露其“真面目”,让其无处遁形,又有利于准确把握其蔓延的机理,找出“真病根”,从根源上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精准识别。

  1.唯“上”不唯“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

  党员干部作为“社会公仆”“人民的勤务员”,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应当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作为最高评价标准。而当前在党内一些党员干部却把工作重心聚焦在如何“投上所好”。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这种人在工作中有如下三种突出的表现:其一,用“以官为本”取代“以民为本”。他们奉行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的“官本位文化”,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以为人民服务、造福于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是以做这件事情是否能够引起领导注意、形成重大影响,是否能够为工作汇报和年终总结增光添彩为选择依据。其二,以“对领导尽忠”取代“对党尽忠”。这些人信奉“一把手绝对真理,二把手相对真理,三把手没有真理”。为了替自己升迁铺路,对领导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想方设法成为领导的门客、门附乃至“家臣”,挖空心思打听、钻研领导喜好,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以领导在不在意、满不满意为头等大事,领导不爱看“风景”,就去挖空心思造“盆景”,俨然把对党绝对忠诚异化为对领导个人尽忠。其三,用“对领导干部负责”取代“对人民群众负责”。对领导交代的任务尽心尽力,而对待群众的诉求麻木不仁,不愿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偏远地区去了解群众的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更有甚者不愿同群众打交道,严重脱离群众,在党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道“坚固的隔离墙”。

  2. 唯“表”不唯“里”:只想争功不想揽过,只想出彩不愿出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的统一。任何事物既有其内容,也有其形式,不存在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并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却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挖空心思“做秀”,搞视觉盛宴,企图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来掩盖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如有的领导干部忽视本地的经济实力,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凡事求大、求好、求贵,完全不顾人民群众的反对;有的地方搞活动,热衷高规格、大场面,把精力聚焦于场地的设计、领导的接待,而对于举办活动的本意——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能否解决却很少过问;有的领导到基层调研,率先打造好经典调研路线,领导本人未到,媒体记者先行,选好拍照宣传景象、资料,只看“门面”“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还有的到农村选好贫困户,名义上带着礼品慰问群众,帮群众解决问题,实则为了打卡拍照,宣传需要,结果群众诉求根本没有解决,久而久之,引起群众的极大反感、对党的形象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3.唯“说”不唯“行”: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

  知之愈深,则行之愈笃。知信行合一是每个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在党内大部分党员干部始终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能够认真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但仍有一小部分人对党的政治信仰、崇高理想以及奋斗目标知而不信、知而不行、真知假信不行、半知半信懒行。具体来看,主要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政治立场方面,表面上大谈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熟记于心,高唱共产主义赞歌,实际上不信马列信鬼神,在涉及原则性、立场性、根本性问题上态度暧昧、言辞躲闪,不敢旗帜鲜明表明立场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言论作坚决斗争;在政治言行方面,表面上喊着对党忠诚,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捍卫“两个确立”,私下里却口无遮拦,妄议中央与党的领袖,更有甚者无视民主集中制,强化他人对个人绝对服从,大搞一言堂、家长制,甚至把主政一方变为自己的独立王国;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方面,有的一把手对贯彻党中央精神“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表面上熟记入党誓词,立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敢于牺牲自己,背地里一遇到事关个人名誉、升迁等事情,满腹牢骚、怨恨组织;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名义上作为改革的推动者、践行者,实际在工作中却作为既得利益集团敷衍应付,“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4.唯“私”不唯“公”:当官想着发财,做事只为升迁

  为民务实清廉是党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些重大会议上也反复强调,领导干部作为人民公仆,“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而在党内少数领导干部在错误价值观、人生观、政绩观、事业观的影响下,贪图享乐,崇尚奢靡,奉行“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理念,其错误言行主要突出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以“为己谋利”代替“为民造福”。这些人在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之间关系问题上,打了“败仗”,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的资本与筹码,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利用职务之便,为家人、亲属谋取职务以及政治、经济资源,一人当官,全家“受惠”。其二,奉行“建功不必有我,功成必定在我”。这些人作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政治站位太低,做事情只看是否能够突出个人政绩,是否有利于个人升迁,只做“显绩”不做“隐绩”。其三,不善“钻研”,而善“钻营”。这些人心思不是用在怎么谋创新、促发展上,而是挖空心思分析谁是谁的人,找圈子、入圈子、织圈子,以利划线、以利相交,将自己置身于低俗、媚俗、庸俗的义气之交、市侩之交、商品之交中不能自拔,不亦乐乎。

  5.唯“查”不唯“效”:奖章一屋子,工作老样子

  检查是手段而非目的,是为了更好出政绩、出实效。然而在一些地方、部门、领域,却把应付检查当作工作的唯一目的,做事不注重效果、效率,执行上级指示不顾本地实际,一味按照程序来,套路走。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唯“考”为大,唯“多”是举。以“考核标准”为轴心,想问题、办事情一切围绕上级的检查、考核旋转,最为典型的“考评数字化”现象,为应付考评而进行材料美化,不是求真、求实,而是求好。一方面,为了材料好看,“精准留痕假作为”;另一方面,为了掩盖实际问题和矛盾,任意删除负面信息。其二,用虚伪的责任制代替真正的问责。一方面,问责泛化,把责任层层推给下级,出现了以“问责泛化”代替问责整改,“批发式问责”“凑数式问责”随处可见,而忽视了问责的真正目的;另一方面,责任虚化,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失职失责不作为”“畏手畏脚怕作为”“敷衍塞责懒作为”。因为怕担责,奉行“宁愿不做事,只要不出事”的工作原则,凡事打着按照程序来的借口,遇到问题、矛盾,百般推脱、处处躲闪,生怕一不小心连累自己;在工作中消极保守,办事拖拉,以不出事为最高准则;什么事情都要向上级请示、打报告,等着上面部署,只要上面不下批示,就不做。其三,执行政策照本宣科,缺乏担当、创新精神。创新附带风险,为了守住荣誉,不出事情,做工作始终坚持老经验、固守老办法,解决问题仍然是查惯例、看以前,套路化、格式化现象突出。

  (作者系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基地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