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新时代】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023-07-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同时,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中明确提出要“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无论是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逻辑,还是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逻辑分析,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首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是落实“办好自己的事情”的关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互激荡。一方面,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全面施压和围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另一方面,全球各类冲突、矛盾以及一系列逆潮流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和路径传导给国内,加上世纪疫情的影响,给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国内环境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波谲云诡的复杂局面以及国内外一系列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利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持战略定力”,关键是“办好自己的事情”。而抓好这个“关键”工作的关键就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做到统筹发展和安全,维护好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及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其次,社会治理能力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无论是从理论视角还是实践要求看,现代化的各项指标都与社会体系密切相关,如法治水平、文明程度、社会秩序等,而实现这些指标必须依赖良好的社会治理,只有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紧扣现代化的相关标准,才能有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因此,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之一。

  再次,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尤其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人口规模长期位居世界首位,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因此,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必须大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才能既充分发挥巨大规模人口的优势又消除巨大规模人口带来的挑战。良好的社会治理是优良营商环境的基础,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方位进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可以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一个具有高效、公平、公正社会治理能力的国家,将更容易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必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党的二十大将社会治理体系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观念的深刻体现,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作出了科学部署、提供了根本遵循、提出了基本要求。

  继续完善社会治理法治体系建设。社会治理法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社会治理上的体现, 有力地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依法做好社会治理工作, 把依法治国各项要求落实到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 法治建设才有坚实的支撑。必须大力完善社会治理领域法治体系和政策体系。要根据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变化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不断完善以宪法、刑法、民法典等为基本框架的社会治理法治体系,不断完善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的政策体系,并强化法治宣传,使全面依法治国思想深入人心。

  努力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体系。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本身就是治理理念的实践体现,是实现社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有效手段。党的十九大以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思想深入人心,这为破解社区社会组织治理困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社会治理理论和格局提供了强大动力。必须依法大力培育各类基层社会组织、鼓励他们依法发挥各自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打造社区社会治理共同体。

  着力完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通过在市域层面加强社会协同联动水平,着力提高社区治理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建成法治社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智慧社区、平安社区、宜居社区等,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也让老百姓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全域支撑。

大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从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来看,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都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要求。在我国这样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建设现代化,更需要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结合,明确我们的前进方向,优化我们的发展布局,从而充分激发社会活力,有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强化社会治理价值引领。大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治理的引领力和规范力。互联网已成为越来越“真实”的“虚拟”社会,必须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互联网工作的指导,加大互联网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活动和公民行为的引领和约束,惩恶扬善。加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公民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力。通过传统节日,借助新媒体手段,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完善治理平台建设。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必须进一步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基层社区治理体系,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网格化治理通过再造传统科层治理体系,实现社会治理制度的创新,并以主动服务为手段实现基层治理平台精细化的目标,让居民匹配服务转变为服务匹配居民,更加有效地提升社会治理事项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基层治理平台必须充分运用新兴技术,促进信息化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与要素保障。

  提升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能力。党的二十大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这是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的重要经验。必须大力推进法治、德治、自治、智治高度融合的社会治理格局,结合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信访工作的制度安排,以完善的制度体系、先进的大数据赋能、优化的工作流程,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结合建设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及时发现风险、有效化解风险。

  【本文系2023年广西马基地共建项目“四大举措扎实推进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研究成果四】

  (作者盘世贵,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治区党校基地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胡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