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二十大】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3-08-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全球发展的主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如何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难题和巨大挑战。理解好并推进好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要理论,对于党在新征程上掌握历史主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8世纪出现了蒸汽机等重大发明,成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历程。”现代化是一个世界现象,是一种文明进步,是一个发展目标追求。现代化并不是西方国家发展的专利。以实现工业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二战后扩展到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其主权独立后国家重建的共同取向和主题,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重大理论成果,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从总体上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的问题。第一,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者和推进者,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为中华民族寻觅、行稳、实现现代化之路而殚精竭虑、上下求索。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步伐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历程始终同频共振。我们要明确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优势,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本质特点。和西方现代化道路“以资本为中心”完全不同,我们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就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价值指向、实现方式、发展理念和世界影响都完全不同。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既指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又指扬弃了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人民立场,从人民角度回答“为了谁、依靠谁”等根本价值取向的重大命题。人口规模巨大,既是巨大压力和难题,也是天然优势和红利。我们要做到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同时也具体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目标的生动体现。我们的现代化不是两极分化与社会撕裂不断扩大的现代化,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法。我们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品质。我们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维护者”,这是中国向全球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遵循。这五个方面的内涵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系统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决定了其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九条要求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旨在回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干什么”“如何干”的问题。首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总体要求,做到这“两个坚持”才能保证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过程中性质不变,方向不偏,一往无前。“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充分说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保证“两个坚持”,才能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进而将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其次,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各个领域工作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任务,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内容的整体性、领域的覆盖性、建设的全面性、发展的永续性和利益的共赢性等鲜明特征,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相统一。最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则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提供了中国式现代化给世界带来福祉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从领导力量、社会制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五大建设、对外交往、文明形态等九个方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践进行了科学总结,为党的现代化理论形成提供了坚实基础,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动能。

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装,在百年多的奋斗实践中一以贯之的坚持彰显了真理的伟力。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标识,同时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敲锣打鼓说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但同时也要明白,中国式现代化是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全方位一体化的现代化。因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安排。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坚定不移地沿着战略安排,一步一步扎实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上的一贯性和整体性,又符合实践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和时代性。做出“两步走”战略安排,是具有坚实的基础、科学的依据和可靠的保障的,是完全有把握实现的。第二,实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到那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等。总之,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都将全面提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取得标志性成果。第三,明确未来五年主要目标任务。未来五年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加快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重而道远。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在前进的道路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遵循客观发展规律,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四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五是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从领导核心、发展道路、根本立场、基本动力和精神状态五大方面确立的这些原则,既涵盖实现现代化的领导力量、道路选择,又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立场、动力源泉和精神风貌,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全面坚持和贯彻。第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实践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根本途径。我们必须深刻领悟这条道路的正确性,坚定不移走好这条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根本立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为民造福就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发展依靠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第四,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根本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扩大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标识。第五,发扬斗争精神是精神力量和重要法宝。我们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只有坚持这些重大原则,才能科学回答中国式现代化“怎么干”“干什么”的问题,才能真正落实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项政策措施,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愿景,进一步为奋进新征程指明前进方向。

  处理好六个方面的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为此,必须正确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特别是要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一是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既要发挥各级党和政府的战略谋划、总体领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群众开拓创新、实践探索的积极性。二是战略与策略的关系。既要确保战略规划的稳定实施,又要在具体工作中取得实效。三是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既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又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现代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又要维护社会公平,为中国式现代化长期稳定推进奠定坚实基础。五是活力与秩序的关系。既要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又要坚定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六是自立自强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既要坚持把国家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又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正确处理好以上六个方面的关系,对于全党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努力在新征程上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评价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而中国式现代化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之路,不是简单通过“西天取经”去移植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而是要基于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各领域各方面全方位高水平地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自觉承担起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历经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多的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正确道路、提出了行动路线、提供了科学方法。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茫然失措、曲折反复的难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世界历史性,社会主义亦然,社会主义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焕发新生机,世界的现代化进程因为有社会主义的融入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与特质。现代化发展因世界历史的形成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同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向现实的实践飞跃后,因其先进的科学性和鲜明的批判性也将成为改变世界的强大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它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又有别于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为历经磨难的社会主义制度注入生机活力,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选择,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重新焕发蓬勃生机。

  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给人类的不仅是走向现代化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第一,蕴含着“胸怀天下谋大同”的世界观。中国式现代化把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同世界人民一道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第二,蕴含着“人民至上谋发展”的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在实践中赋予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时代内涵。第三,蕴含着“自信自立创伟业”的历史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推进和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而且实现了从“精神主动”再到“独立自主”“自信自立”的奋斗奇迹,继续在历史前进的大逻辑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第四,蕴含着“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文明观。中国式现代化深刻蕴含着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科学把握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客观规律,为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新的选择。第五,蕴含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观。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坚持“积极发展基层民主”。第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这既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

  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全新选择。在中国实现现代化之前,还没有人口规模如此巨大、国内发展环境如此千差万别的发展中国家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先例。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辟,超越了西方现代化逻辑,提供了与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完全不同的新选择,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更加实际、更易借鉴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究竟要走怎样的道路、发展怎样的文明、以哪种文明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既要符合本国具体情况,同时也要尊重人民意愿。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和取得的成功经验,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现代化解除了“西方中心论”这一沉重枷锁,破解了现代化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思维定势,开创了一个新的现代化发展格局,带动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群体性崛起”,推动了世界格局“东升西降”的巨大变革。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指的是在科学把握人类文明演进规律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兴利除弊,创造出一种以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为旨归、以人民为中心、以人的现代化为灵魂、以和平与发展为导向、以民族性与世界性为显著特征的新型文明形态。这是中国向全世界发出的庄严宣告,既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形态多样化发展有着重大贡献,也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所提供的新范式对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着深刻的价值意蕴。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发展道路有着本质区别,中国始终以“求同存异”的眼光看待多元化文明,并倡导多元化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统一的内在逻辑,其价值旨归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不仅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彰显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实现的,更不是轻轻松松就能达到的,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百年奋斗的基础上,靠头脑思考、双脚摸索、双手创造出来的。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前途光明广阔,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充满可能,但通往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注定布满荆棘、泥泞、风险和颠簸。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反省自身,及时纠错,从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稳步前进。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现代化国家是一个重大时代课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建设,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更好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毕雁 实习编辑:牛晓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