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2023-07-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指出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一重要论断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置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置于宏大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来认识,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总原则

  “生命共同体”这一概念具有生态哲学上的本体论意义和价值论意义。在人与自然关系上,马克思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上的实践转向和视野上的历史唯物主义转换,认为人类产生于自然,自然是人类的母体,自然对于人类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先在性,同时强调要从感性的人的活动、从实践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要生存,就必须要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从事生产实践活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所以自然是人“无机的身体”。但从认识和实践主客体的辩证关系来看,自然是人感性活动的对象,人根据自己的目的去改变自然,确证自己属人的本质力量。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自然界并非天然的、自然而然存在的“自在自然”,人类的实践活动使“自在自然”不断成为“人化自然”。马克思主义扬弃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表征了人与自然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相互生成,辩证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整体性、系统性关系。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华传统生态智慧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认为自然(天)和人是相合的,通过互相交感、作用,化为一体。《中庸》认为“诚”为天地之本,通过“至诚”、“赞天地之化育”、“仁民爱物”,就可以“与天地参”,实现天地人三者和谐发展。道家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指出人应该“效天法地”,顺应自然,不违背自然法则和规律、不妄为,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佛家尊重生命,主张“众生平等”,不赞同滥杀滥伐等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这对维护生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绿色生产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确立了把生产力作为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认为社会变革的本质是生产方式的更替,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诸多动力中的根本动力,从而揭开了历史之谜。马克思提出“自然生产力也是生产力”的思想,指出在人类社会的任何发展阶段,人们在生活资料的获取过程中不仅使用社会生产力,而且也依赖自然界本身的生产力,所以生产力本质上是这二者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然而在很长时间内,人类对自然生产力并不重视,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逻辑的强大统治下,大自然与人的关系发生了异化,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和被征服的对象,由此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退化等问题,直至发展为全球性生态危机,人类不得不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生产方式变革推动社会变革,开辟人类现代化新道路,回答了世界之问、时代之问。

  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来看,人类依次经历了四种文明形态,每一次文明形态的更替都是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原始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是狩猎采摘,人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农业文明的生活方式是田园牧歌式的,以农耕牧渔以及手工业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工业文明是城镇生活和社会化的大工业生产,蒸汽机和电的先后使用使生产力飞速发展,在生产巨大财富的同时,导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生态文明是在更高层次上向人类本质的回归,生态文明要求人类把绿色作为生活的基调和底色,把生态变成生产力的最基本要素,把生态伦理作为人们最重要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追求,从而实现人类文明的向上跃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宏阔视野来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主张大力解放和发展绿色生产力,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以此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生产力水平高低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物质变换能力,进而决定人们需要的满足程度。而生产力既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又包括劳动者,他们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发展绿色生产力,既能带动绿色科技、绿色产业,在优化环境的同时提高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又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不但促进劳动者体力的发展,而且促进其智力和审美等方面的不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深入社会历史的本质,认为社会历史就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及其产物演进的过程,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把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普惠的民生福祉来看待,因而为广大人民群众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成了其治国理政的一大重要任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民群众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也是生态环境优化改善的评判人,还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亲身感受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经验表明,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团结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唤醒人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体责任感和自信心,不断凝聚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聪明才智和磅礴力量。中国共产党也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为人类谋进步中的巨大作用,站在人类道义制高点上提出的生态文明理论正在引领全人类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也为携手共建全球生态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毕雁 实习编辑:牛晓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