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战争形态嬗变总是与产业革命相伴相生。近年来,智能化浪潮汹涌而来,并在军事领域广泛深入应用,使人类社会迎来智能化战争。智能化战争根植于智能社会,以“人机智能融合”为主要特征,智能的赋能使认知在作战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认知主导制胜将成为战争制胜的重要机理。
战争发展的历史自然地把认知推向主导地位
信息时代战争同时发生在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之间。需要指出,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都不是信息时代战争的专属领域,一切战争甚至一切历史,都源于三者的共同作用,它们在战争历史长河中此起彼伏,交替成为作战制胜的主导要素。
(一)能量主导打速度、打力量。当战争形态发生嬗变,物理域的机动力、杀伤力和防护力的跃升,经常成为作战制胜的关键。冷兵器战争的铁器、战马,热兵器战争的火枪、火炮,机械化战争的舰船、坦克、飞机都是如此,概括起来就是能量主导。能量主导打速度、打力量,谁的主战平台更好、更快、更强,往往谁就更容易取胜。但武器效能不能无限发展,如今平台机动力已经囿于人的生理极限而遭遇瓶颈;核武器又告诉我们,不管火力发展有无上限,使用必将严格受限。
(二)信息主导打精度、打整体。信息域重点关注信息的传输和共享。信息化战争的发展,使作战双方的对抗“逐渐从强度、物质和能量问题转变为结构、组织、信息和控制问题”,信息取代能量成为作战制胜的关键。信息主导就是打精度、打整体,谁的武器平台打击精度更高,谁的作战体系信息共享能力更强,谁就更容易取胜。但信息优势到决策优势的关联也并非线性,随着信息量的持续提升,决策优势的形成还要诉诸于认知域的智力支撑。
(三)认知主导打智能、打设计。认知域包括感知、判断和决策等,自古以来便为兵家之所必争。《孙子兵法》等古代兵经有“庙算先胜”“上兵伐谋”等丰富的智胜思想,战争史上依靠谋略取胜的战例更是不胜枚举。认知主导打智能、打设计。尤其是当战争形态趋于成熟,势均力敌的对手之间的对抗,总会以认知为主导。如果说过去能量和信息的发展水平,对指挥员筹划设计作战还有很大制约。那么今天两者的极大发展,则为他们有效达成意图提供了条件。想到即能做到,正在使作战制胜的主导要素自然地向认知转移,智能水平更高、设计能力更强的一方,往往就能主导战局发展。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