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数据处理、网络通信等先进技术,为体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的高效整合提供了极大便利。借助线上数字化平台,将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活动与特色旅游线路、舒适的住宿等旅游产品进行有机组合与打包销售,有效推动了两大产业间的交叉渗透,实现了协同共进、互利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一、数字化时代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价值
从产业关联角度来看,体育产业具有的观赏性、竞技性与娱乐性特质,与旅游产业追求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体验需求的目标高度契合,二者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以体育赛事为例,一场大型体育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能吸引大量观众和游客。这些赛事为举办城市带来极高关注度,强力拉动旅游、商贸服务、酒店交通、文化传媒等多个产业发展。赛事期间,大量游客涌入,为酒店、餐饮、交通等旅游相关行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还促进文化交流和商贸合作,形成全方位产业联动效应。
从资产通用性角度来看,体育赛事对旅游业具有突出的资产通用优势。企业在推进两者融合进程中,能以较低转换成本打造独具特色的差异化旅游产品,进而拓展市场版图。像北京鸟巢、水立方等体育健身场馆,经过合理开发利用,可转化为独特旅游产品和体育项目。此外,民间健身活动与赛事等也被纳入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吸引众多游客参与,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种类和内涵。
从企业运营角度来看,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有助于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通过在技术、市场、企业和产品等多个层面深度融合,企业能够降低经营成本,减少交易费用,形成范围经济,提升市场集中度和竞争力。例如,一些旅游企业与体育机构合作,开发特色体育旅游线路和项目,不仅丰富旅游产品种类,还吸引更多游客,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从市场特征角度来看,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具有系统开放性、市场共享性和相互依存性等显著特征。这些特征促进产业间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推动新的体育赛事旅游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通过整合体育和旅游资源,企业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个性化的旅游体验,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如金秀县利用体育赛事,构建运动健身品牌形象,结合当地旅游景点,推出金秀马拉松、环大瑶山国际自行车挑战赛等赛事,吸引大量跑步爱好者和游客。
从政策推动角度来看,政策支持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等,为产业融合提供良好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这些政策落地实施,有助于塑造“跟着赛事去旅行”等品牌项目,打造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赛事及基地,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
二、数字化时代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路径
在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协调发展进程中,要充分发挥政策协同的顶层设计作用。强有力的政策后盾与优质营商环境是产业融合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政府部门可运用系统性思维,促使土地、资金、人才等产业要素跨越区域界限,在更广阔空间内自由、高效流通。例如,出台跨区域产业要素流通指导意见,明确各部门职责,简化审批流程,为两大产业融合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提供全方位坚实政策保障与强大支持。积极打造体育旅游示范区域,选定具有资源优势与发展优势的地区,在政策、资金方面予以倾斜,将其建设成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标杆项目。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打造的多个体育旅游示范区,通过定期举办经验交流论坛,实现区域间经验互享;构建客源互送平台,整合旅游线路,吸引大量游客跨区域流动;开展深度合作项目,实现合作共赢。这一系列成功实践有力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在区域间协调发展,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宝贵经验借鉴。
在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协调发展进程中,要充分发挥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旅游活动,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升产业融合深度与广度。以大瑶山地区为例,其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为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提供丰富素材与坚实支撑。大瑶山聚居着瑶、壮等多个少数民族,他们的传统习俗、节庆活动、特色建筑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在产业融合实践过程中,应思考如何将这些文化元素巧妙融入体育旅游项目。如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表演,让游客在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沉浸式感受大瑶山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借助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大瑶山印记的体育旅游品牌,显著提升品牌辨识度。通过民族文化与体育活动紧密结合,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进一步增强区域影响力。
在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协调发展进程中,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当下,5G技术已深度嵌入体育旅游赛事,搭配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技术,为观众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环境,使其能全方位欣赏赛事,深度参与线上体育旅游活动,收获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极大提升赛事吸引力与传播力。从产业发展宏观角度来看,借助大数据与区块链技术,能深度洞察用户需求导向,精准对接市场,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增强产品竞争力。同时,通过数字化赋能,体育旅游产业有望突破传统发展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开拓更广阔市场空间。此外,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在产业融合中至关重要。整合体育与旅游产业的相关数据资源,制定科学、统一的评估准则与评价标准,消除数据格式差异、部门信息“孤岛”等资源共享障碍,实现两大产业在数据与信息层面全面、深入整合。以此为基础,打造特色鲜明的体育文化旅游带,推动体育与旅游产业在深度融合中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协调发展进程中,要强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优化交通设施,区域内要构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不仅要完善连接外部的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还需提升区域内部旅游景点、体育场馆之间的交通通达性。例如,在一些热门体育旅游目的地,增设旅游专线巴士,合理规划站点,确保游客能便捷往返于不同体育与旅游活动场所,减少出行时间成本,提升游客整体体验。另一方面,要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加大对体育旅游区域内住宿、餐饮、公共卫生等设施的投入。在餐饮方面,开发具有地方特色且符合体育旅游人群营养需求的美食。此外,还要注重通信网络设施覆盖,确保游客在参与体育旅游活动时能随时分享体验、查询信息。通过全方位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体育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创造良好条件,吸引更多游客,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在数字化时代浪潮中,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潜力。通过数字技术深度融入,两大产业实现资源高效整合与共享,不仅拓宽市场发展空间,也极大丰富消费者体验层次。体育旅游项目的创新推出,如智能导览、线上预订、虚拟体验等,让游客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也能领略数字化带来的便捷与惊喜。这种跨界融合模式,不仅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为经济持续增长注入新动力。
【本文系2024年度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校级教师科研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大瑶山地区特色体育产业与旅游业共生融合发展研究”(GXKS2024YB119)研究成果】
(李洪,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讲师;梁干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