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年会暨中国责任管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成功举行

2023-06-13 来源:中国责任管理教育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5月17日至19日,常州大学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共同主办的责任管理教育中国学术委员会第二届年会暨中国责任管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常州大学举办,大会以“拥抱全球管理教育变革——负责任的领导力”为主题,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守坤通过视频向大会致辞。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莫汉·穆纳辛格,联合国全球契约PRME倡议组织总干事长梅特·摩尔辛,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校长阮周林,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海燕,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管理分会理事长刘京辉,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原主任、首席专家贾峰,责任管理教育中国学术委员会首任主席、常州大学特聘教授黄海峰出席大会。

  5月18日,大会正式开幕。徐守坤以视频的方式向大会致辞。他指出,责任管理教育中国学术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坚持将责任管理的全球共识性价值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为维护生态安全、推动绿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次大会的主题与常州大学“责任”校训高度契合,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能够持续强化交流合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赋能蓄势。

  阮周林介绍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商学院的发展情况与取得的办学成绩。阮周林表示,西交利物浦大学商学院致力于在中国发展面向未来的教育,不断探索及引领高等教育变革。学校将继续在教学、研究与服务等方面加强责任管理教育,落实好责任管理教育原则。他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加强西交利物浦大学与国内外大学合作,推动可持续商业教育。

  陆华良作为本届责任管理教育中国学术委员会主席介绍了责任管理教育中国学术委员会的成立背景及过程。他指出,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迫在眉睫,希望与会专家同德同心、共创共享,共同架起责任管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桥梁,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

  黄海峰表示,委员会成立至今,一直践行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社会全力推动中国高等院校与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积极合作,推进中国达成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期望与政产学研合力共建崭新的责任管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平台。

  刘京辉表示,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责任管理教育十分重要,希望责任管理教育中国学术委员会坚持面向教育初心,培养具备责任意识、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的年轻人;坚持实践导向开展研究工作,实现学术研究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坚持根植于文化沃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贾峰指出,当前环境保护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但地球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需要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他呼吁世界各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面对不确定的危机,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前进。

  会上,与会嘉宾共同围绕责任管理教育、责任领导力、可持续发展与商业管理教育变革等主题,通过主旨发言、主题演讲、跨界论坛、青年论坛、圆桌会议等形式讨论、分享,推进责任管理教育与中国大学管理教育的深度融合,进一步落实责任管理教育原则,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5月19日,责任管理教育中国学术委员会学术报告会在常州大学举行。常州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主持会议。

  黄海燕指出,责任管理教育中国学术委员会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管理教育、青少年责任成长教育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常州大学积极践行“责任”校训,落实责任管理教育原则,希望与会专家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和发展良方,为学校培养勇担社会责任、具备优秀领导力的社会精英贡献力量。

  西交利物浦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施爱伦介绍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商学院在责任与可持续商业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施爱伦和她的团队发起了“15周15种方式”碳减排倡议,提升了社会公众的责任意识与环境意识,推动了可持续积极行为改变,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低碳节能环保行列中来。

  莫汉·穆纳辛格、梅特·摩尔辛分别作学术报告。

  莫汉·穆纳辛格分析了责任管理教育在中国实现平衡及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他指出,当前社会面临生态环境恶化、贫富差距加大等诸多问题,可持续发展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中国可以通过责任管理教育领域,推进知识建构、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实际应用,在"全球南方"国家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可持续发展。

  梅特·摩尔辛介绍了联合国契约PRME倡议成立的背景、组织架构、发展目标及未来规划。她表示,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目标转型的首要任务,PRME希望通过教育手段实现课程调整、完善个人技能、提升实操性从而提高全球影响力,让更多的学生具备领导力,实现全球可持续良性发展。

  刘京辉、贾峰分别以“提升全球领导力——国际组织人才胜任力培养”、“危机、责任、行动:新时代环境教育新使命”为题作学术报告。

  刘京辉回顾了我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现实处境及存在问题。她表示,我国在国际组织中职员胜任情况直接影响到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国际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及管理方式,培养具备领导力、执行力、创造力、影响力的专业人才。

  贾峰从“危机、责任、行动”三个关键词出发,指出当前所面临的资源、环境、人口、粮食等增长极限,气候应对迫在眉睫,生态环境面临紧急状态。人类需要承担起应有责任,携起手来,保护地球。贾峰分享了我国在环境教育领域所做的积极探索,希望未来责任管理教育与环境教育进一步融合,加强教学、研究与学生社会活动的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挑战。

  会议决定成立中国责任管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莫汉·穆纳辛格、梅特·摩尔辛、刘京辉、贾峰、黄海峰、黄海燕、陆华良等为研究院揭牌。

  常州大学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和联合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2021年5月牵头全国几十所高校,成立了责任管理教育中国学术委员会,并努力建设成为联合国全球契约PRME中国网络。常州大学商学院于2021年加入PRME,成为中国28所签署院校之一。通过在中国各高校加强对责任管理教育的关注,培养新一代具备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领导力的杰出人才。本次年会为分享责任管理教育实践经验、讨论最新研究成果、探讨责任管理教育新趋势提供了重要平台,助力我校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讯员/王怡菲 审核/陆华良)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