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学 > 资讯

华东政法大学第二届中非法律论坛在沪举行

2025-09-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9月6日,华东政法大学第二届中非法律论坛在沪举行。本次论坛以“数字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为主题,旨在契合全球经济数字化发展的时代脉动,呼应中非合作进入新时代的战略需要。 

华东政法大学第二届中非法律论坛现场 校方提供

  数字法理筑牢经济发展规范基石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正在深刻改变生产方式、贸易模式和社会结构。华东政法大学校长、涉外法治研究院院长肖凯表示,中非友谊根基深厚,合作前景广阔。通过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的制度逻辑与治理经验,通过对前沿问题的学理探讨,能够为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法治创新思路。
  非洲正处于数字转型的关键节点,这场转型有望推动创新、实现经济多元化并促进包容性发展。针对数字经济发展对宪法制度的影响,尼日利亚伊洛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卢克曼·阿卜杜尔劳夫提出,在互联网接入范围扩大、移动技术普及、数字金融服务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工具涌现的推动下,数字经济具备突破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障碍、构建更具包容性的知识型社会的潜力。
  非方专家们表示,在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非洲各国在遵守司法裁决、推行法治方面、在执行层面存在的不一致性,不仅削弱了法治保护机制框架的效力,还损害了法律规范的完整性。正如尼日利亚本森爱达荷大学高级讲师安东尼·埃图沃阿塔说道,“在非洲权利保护体系内提升合规水平、促进法治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探索。”
  在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特聘副研究员陈斌看来,以人为本更好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数字科技监管约束,是稳妥可行的治理方案。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陆宇峰认为,从治理角度理解权利体系的作用,而不仅从主权和诉讼中心主义角度看待权利保护问题是正确的,也符合数字时代中国的国情。数字社会的数字技术升级要避免各功能系统的排斥效应,若我们不施加法律控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族群、国家被实质性地排除在数字社会之外。
  可见,人工智能技术迭代与应用普及既为人类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如何在数字时代更好保护权益等基本问题上提出了新挑战,构建兼顾创新发展与权益保护的治理框架,成为了全球共同面临的命题。 
  数据安全催生法律变革持续优化
  随着数字经济加速渗透经济社会各领域,新业态、新模式背后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成为护航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核心支撑。对此,南非大学法学院讲师戴维·拉米拉在分享中提到了数字媒体容易遭到第三方的未经授权使用与滥用,损害版权法所保障的创作者知识产权的问题。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姚叶则点出了可根据“非表达性使用”的原理,以“实质损害”为判断核心,建议我国著作权法应当将“模仿型”机器生成内容、“提取型”机器生成内容认定为侵权,但是将“非表达性输出”以及机器原创型内容认定为不构成侵权,以激励人类创作者产出更多优质内容的观点。
  数字经济的蓝海属性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但这片新领域也难免成为数字经济犯罪的滋生土壤,对于数据安全需求的持续攀升,正大力推动法律体系迎来适应性变革。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法律系副研究员洛法内·尼古拉斯提出,当前的非洲大陆面临日益严峻的网络威胁,包括金融欺诈、身份盗窃、勒索软件攻击和网络恐怖主义。可喜的是尼日利亚、肯尼亚和南非等国在国家层面采取了举措,朝着提升网络安全性迈出重要步伐,正积极应对在执法、跨机构协调和技术能力方面面临的持续挑战。
  沟通是理解的基础,中非专家达成重要共识:传统法律体系往往难以跟上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卢克曼・阿卜杜勒劳夫总结的更为精辟,认为如今的数字化转型需要结构完善的监管,至少就目前而言,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不是刹车,而是一条构建完善的跑道。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都必然催生法律的变革。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首席专家何勤华提出,今天,数字经济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同样需要法律制度与时俱进,积极回应知识产权保护、数据权益、新型犯罪等数字经济带来的新问题。目前,中非关系进入共筑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新阶段,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数字经济发展上各具特色,却也面临许多共同的议题。我们既需要立足各自的具体实践,构建切实可行的制度方案,也需要在更高层面探寻法律制度背后的原理,总结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从中非双方的交流阐释中我们不难看到,中国在推进自身法治进程中,可积极借鉴非洲国家在一些法治领域的特色实践,非洲国家也能从中国法治建设的实践成果中汲取符合自身需求的经验。政法学人要始终紧跟国家关于加强区域国别研究和推进涉外法治研究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自身在法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积极搭建中外法律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中非数字经济合作的法治化进程,助力全球数字经济治理。
  会议由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南非勒陀利亚大学非洲国际与比较法研究院共同主办。
参加华东政法大学第二届中非法律论坛嘉宾合影 校方提供
【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