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对实际发生的口误的分析,可以说明汉语音节的内部机制和认知模式,其音段组织按“1—2—4”指数级机制逐层扩增,并藉声调的“不可分割”性质,保护并决定汉语音节的整体型特征。发现汉语音节机制代表的是一种“关系”,使得西方学术界在数十年的音节大争论中无法解决的“音节第一难题”得以消解。音节/字在汉语中是联系音系和语法系统的枢纽,音节下行和字上行都呈现指数级机制,这个发现将完善我们对人类“普遍语法”的构拟。汉语音节内部的指数级机制,与同属心理学领域的音乐系统的单位拍内部机制一致,两者的核心模式与物理领域的“光子”模式相似。
关键词:口误;音节;指数级机制;音乐单位拍;物理光子
作者何丹,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杭州310058);沈家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缘起
(一)汉语作为“声调原型”语言
1968年,美国学者乔姆斯基和哈勒共同发表了《英语语音模式》,标志着生成学派正式登上历史舞台。2009年,海曼提出,世界语言可划分为“两大原型”——“重音原型”和“声调原型”,前者指“一种带有词层节律结构的语言,如英语”,后者指“一种带有词层音高特征的语言,如汉语普通话”。长期以来,生成学派一直占领着世界语言学研究的前沿。因而,“英语—重音原型”的研究一直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而“汉语—声调原型”的研究则相对薄弱。
(二)语误研究的兴起
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认知科学范畴的语言产生领域,同时兴起两类全新的研究形式:一类是语感实验,还有一类是言语错误(简称“语误”,包括口误、笔误、耳误等)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类研究形式已被奉为该领域的经典研究形式。
语感实验的基本方法是,通过被试对某一事物反应时间等数据的分析提炼,判断并确定人们对某类事物的心理感知特征。该方法的缺点是不能展示事物的具体结构,因而无法分析和确认事物的内部配置机制。语误研究发轫于19世纪60年代,其基本方法是,通过对言语错误的归类,分析语言内部各级单位的基本特征、联系方式和内部配置机制。该类研究不但能够弥补语感实验的不足,而且被认为是能够检验语言理论和认知系统理论的研究形式。
(三)音节构拟和语误研究
病理语言学家曾提出“音节意识”概念,认为人类关于音节的认知具有先天性。20世纪80年代,在语言学界的“音节大争论”中,关于正常人的口误研究表明,正常人的口误应该是更可靠的音节构拟根据,从而引起很多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他们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在一系列问题上形成共识,特别是对语误研究的目的和功用达成两点共识:第一,语误研究以语误为证据,对各种不同的理论或学说作出评判。第二,语误研究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任何关于语言和认知系统的理论,如果不能解释语误现象,就一定是不完善甚至错误的。
因而,采用语误研究成果,应该是深化汉语研究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本文选用沈家煊《口误类例》一文为底本,根据其中的语例,全面地分析和论证汉语普通话音节(以下简称“汉语音节”)的内部配置机制。这是理论上拟构建的“汉语语音模式”的重要内容。
汉语音节的内部机制和认知模式
汉语音节两个界面的融合过程
汉语音节机制对改善音系理论的意义
汉语音节机制对完善“普遍语法”的意义
(一)结论
汉语(普通话)音节的内部机制具有如下特点:
1.汉语普通话的音节,拥有“完整型”的指数级机制,该机制代表汉语音节的音系底层机制。其中,声调界面的“不可分割”特征,保证了该机制的“完整性”。而音段、声调两个界面的有机融合,决定了汉语音节在感知层面的“整体型”和“独立型”联袂而生、相为表里的认知特性。
2.由于指数级机制属于数学—物理中的“无量纲”,代表的是一种“关系”,而不是确定的物理(计量)单位,因而,随着汉语音节机制性质的确定,困惑了西方学术界达半个世纪之久的“音节第一难题”自然消融——因为,本来就不存在“跟音节有直接对应关系的语音相关物”。
3.汉语音节是汉语系统中最容易听辨和感知的语音单位,也就是汉语音系的基本单位。
(二)推论
1.语言系统属于心理范畴,系统跟其基本单位属性应该具有一致性,因而,可以推断,人类语言中唯一的音系基本单位应该是音节,而不是音位。
2.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来看,汉语音节机制的核心模式,应该适用于所有典型的声调型语言的音系基本单位——音节。
3.音节/字在汉语中是联系音系和语法系统的枢纽,音节下行和字上行都呈现指数级机制。这个发现将完善我们对人类“普遍语法”的构拟。
4.从交叉学科的角度来看,汉语音节内部的指数级机制,跟同属心理学领域的音乐系统的单位拍内部机制一致。同时,两者的核心模式还跟物理领域的“光子”模式相似。三者可能共享指数级机制的核心模式。
(三)余论
〔本文注释内容略〕
原文责任编辑:赵培杰 崔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