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审神话分化说与帝系整合说

2025-09-10 作者:陈民镇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25年第7期P185—P203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摘  要:包山简、望山简、新蔡简、清华简《楚居》、安大简楚史等战国楚简表明,在战国时期,楚人已有较统一的先世叙述。在处理史料的过程中,《大戴礼记·帝系》《史记·楚世家》等文献对楚先祖世系有所误读,具体体现为误将多人归并为一人、误将一人分化为多人以及植入多余人物。这些认识,可为重新审视神话分化说与帝系整合说提供启示。战国楚简所记楚先祖世系表明,古史传说的确存在演变分化的现象,各族姓出自一元的帝系也确乎经过后人整合。在实际运用中,神话分化说与帝系整合说的一些观点需要修正。充分认识古史传说的分化与整合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古史传说材料的价值,更加深入地理解华夏认同的形成与族群融合的深化,对于探索中国早期文明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楚简;古史传说;神话分化说;帝系整合说;中国早期文明

作者陈民镇,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教授(北京100083)。

  在21世纪以来的中国早期文明研究中,考古学扮演着重要角色,古史传说研究则由于受到材料的限制、观念歧异的制约而难有较大突破。疑古思潮动摇了旧的古史传说系统,为古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向度与方法,但古史辨派对古史与古书的过度怀疑,也带来了一些弊端。王国维以及罗王之学的继承者注重以出土文献“新证”古史与古书,如以甲骨卜辞验证《史记·殷本纪》世系之可靠,再如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出土的简牍帛书验证古书的年代,均为重要创获。遗憾的是,现有的出土文献,无论是商代晚期的甲骨卜辞,西周中期的豳公盨(《铭图》5677),还是战国时期的陈侯因齐敦(《集成》4649)、清华简《五纪》《参不韦》《两中》等,尽管都不同程度保存了古史传说,但因其并非殷商以前古史的“同时资料”,“五帝时代”至夏代的古史争议仍难以消弭。因此,与考古学角度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不同,古史传说角度的研究遭遇瓶颈,一个世纪前的一些争议绵延至今,这也限制了中国早期文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尽管现有的出土文献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从这些材料入手考察古史传说的发展演变则是完全可能的。尤其是包山简、望山简、新蔡简、清华简《楚居》、安大简楚史等战国楚简,因其反映了楚人的先世叙述,未经他者篡改,且有传世文献可供参证,可谓探究古史传说分化与整合现象的极佳材料。楚简所见有关“三楚先”的祭祷记录最先引发关注,“三楚先”所指为何、鬻熊与穴熊究竟是何关系,一时多有歧见,李零较早结合包山简等材料对楚世系作系统总结。郭永秉结合楚地出土的战国文献,反思包括楚世系在内的帝系。随着近年清华简《楚居》的公布以及安大简楚史的初步披露,学术界兴起了又一波早期楚史研究热潮,涉及季连身份、楚先祖居地等问题的再探讨。过去人们对楚人先祖的认识,主要来自《世本》《大戴礼记·帝系》(以下简称《帝系》)以及《史记·楚世家》(以下简称《楚世家》),这些文献提供的古史框架影响深远,信从者有之,质疑者有之,有必要加以澄清。战国楚简业已呈现较完整的楚先祖世系,这可作为重新认识和评价《世本》《帝系》《楚世家》的突破口。本文以战国楚简所记楚先祖世系为切入点,分析《楚世家》对楚先祖世系的误读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反思神话分化说与帝系整合说的价值和局限,以期对探索中国早期文明有所裨益。 

  一、战国楚简与楚先祖世系新证

  二、神话分化说的再认识

  三、新帝系整合说的再认识

  结语 

   以战国楚简所记楚先祖世系为线索,我们得以进一步认识一个世纪前古史辨派的古史观念。古史辨派的“疑古”,集中于疑古书与疑古史两方面。古史辨派在疑古书方面有“疑古过头的倾向”,20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出土的简帛古书表明,古史辨派在古书时代、性质的认识上确有不少偏颇之处,造成许多“冤假错案”。战国西汉的简帛古书作为当时的“同时资料”,可为认识古书源流提供直接线索。至于古史辨派疑古史方面的得失,则缺少类似的“同时资料”。诸如黄帝、大禹等古史传说人物身份的问题,历史学、神话学、文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往往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各执一端,目前仍难以达成共识。但古史辨派的某些主张,如神话分化说、帝系整合说,则可以根据现有的材料,在某种程度上被证实或证伪。战国楚简所记楚先祖世系表明,古史传说的确存在演变分化的现象,各族姓出自一元的帝系也确乎是后人整合的产物。古史辨派的一大贡献,便是启示我们以动态、历史的眼光看待古史传说。同时,古史辨派的一些研究也存在泛化神话分化说、简单将古史传说还原为神话、过度怀疑各族姓世系等弊病。今天我们反思古史辨派的得失,除了正视其缺失,也需要“估价它的重要贡献”,充分借鉴其合理的因素。 

  充分认识古史传说的分化与整合现象,对于探索中国早期文明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根据战国楚简等出土文献的线索,我们得以更为全面地把握古史传说材料的史料价值以及既往研究的得失,从而推进古史传说的精细化研究。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古史传说的整合现象,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族群融合现象以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帝系是时代的产物,通过考察其形成背景与演变过程,可以进一步把握其文明史意义。包括楚人在内,春秋以降各诸侯国对远祖的追溯以及对共同血缘关系的强调(具体表现为帝系的整合),反映了华夏认同与族群融合的深化。 

  〔本文注释内容略〕 

原文责任编辑:武雪彬  责任编审:晁天义

【编辑:苏威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