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招聘
学科体系
+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 招聘
志鉴中国
社科关注
社科要论
社科好书
社科青年说
网络强国论坛
社科融媒体
网刊
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新媒体矩阵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号
今日头条号
首页
>
地方频道
>
九州风韵
在千年古道上探寻齐风鲁韵
——齐鲁理工学院举办第二届齐鲁古道行文化实践考察活动
2024-11-02
作者:
张杰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字体放大
字体放小
微信公众号
—
分享
—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张杰)10月29—31日,由曲阜师范大学原校长傅永聚带队,齐鲁理工学院齐鲁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宣兆琦等专家学者和齐鲁理工学院师生代表组成的考察团开展了第二次“齐鲁古道行”文化实践考察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让齐鲁理工学院师生了解齐鲁古道的地理位置、近距离触摸、感受齐鲁文化的历史脉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齐鲁理工学院副校长李照向“齐鲁古道行”考察团授旗
齐鲁古道是迄今三千年前,存在持续长达800余年、古代东方大国鲁国和齐国之间的一条交通要道。傅永聚说,中国的古道有很多,但都是经济贸易为主,齐鲁古道却是一条典型的文化廊道。齐鲁古道上走过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留下了他三年在齐,广泛考察、学习,吸收东夷仁俗,最终创立仁学思想体系的足迹;见证了儒学在北传南下过程中汲取齐鲁文化两方面精华的历史画卷。188年后孟子又率领他的弟子,沿着同一条古道,先后三次赴齐,而齐文化的代表人物晏婴等也纷纷来到鲁国,交流讨论,齐鲁古道见证了齐鲁两国的文化交融激荡和齐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傅永聚在鲁国故城遗址现场向考察团讲述鲁国历史文化
这次考察从曲阜“鲁国故城遗址·齐门”出发,先后考察了鲁国故城遗址、齐鲁夹谷会盟遗址、鲁长城、锦阳关、青石关、长勺之战古战场遗址、齐长城遗址、孔子闻韶处、公冶长墓、稷下学宫遗址等齐鲁古道上的代表性关隘和遗址。在宣兆琦看来,齐鲁古道既是一条军事要道,也是一条商贸通衢,更是一条文化廊道,在这条古道上,不仅走过了孔孟,晏婴,走过了荀子和屈原,后世还走过了司马迁和蒲松龄。他表示,齐鲁古道承载了齐鲁文化的互动交流和融合,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和稷下学宫的兴盛。
第二届“齐鲁古道行”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考察齐鲁古道上的著名关隘——锦阳关
第二届齐鲁古道行新增加了红色文化的元素,古道上,圣贤路过的地方,莱芜战役现场点,焦裕禄纪念馆等交映生辉,贯穿着古道思政的光辉理念,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成才的源泉滋养。傅永聚表示,齐鲁古道行教学实践活动用第二课堂研学游这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沿着当年孔子师徒走过的道路,去体验当年山路崎岖,牛车粼粼,孔门师徒用穿山越岭、栉风沐雨的艰辛,去感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坚毅,用脚步丈量历史,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第二届“齐鲁古道行”考察团考察在稷下学宫遗址考察学习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常畅】
社科推荐
跨学科聚焦人工智能多领域应用
为扛好“挑大梁”责任作出社科贡献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高质量发展
探索新闻传播学发展新路径
互联网行业正经历数智创新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