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1世纪,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方法喷涌而出。尤其自2022年以来,ChatGPT、BERT、文心一言等大语言模型相继问世,传统翻译逐渐由人工翻译、机器翻译向人机融译演变,进而催生了翻译技术、翻译评价、翻译教学等方面新技术的产生,给翻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划时代的嬗变。
纵观中外,翻译评价始终是翻译研究的核心论题。诸如西方朱莉安•豪斯(Julian House)的功能语用原则、凯瑟琳娜•赖斯(Christina Reiss)的语篇类型评估原则、马尔科姆• 威廉斯(Malcolm Williams)的论辩理论模式,抑或是国内严复的“信、达、雅”、林语堂的“忠实、通顺、美”、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许渊冲的“意美、音美、形美”等等,中外翻译评价理论不胜枚举。不难发现,凡是翻译评价,其主观性凸显的问题无法回避。数智化时代,翻译评价如何摆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囹圄,近期,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金铨所著《基于不同文体的中国学生汉译英自动评分模型的研究与构建》一书中提供了新方案。该研究将翻译评价置于数智化背景之下,与计算机技术创新融合,对其进行质化与量化的双重考察,其跨学科、学科交叉特质突出,具有较强的原创性。
该书综合英语写作自动评分与翻译自动评价两个领域内知识,聚焦译文形式与译文意义的耦合,结合语料库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统计学、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中的相关技术手段,最终实现了适应多种文体的中国二语学习者汉译英自动评分模型的建构。该著作立足时代前沿,是一项可持续、可发展的研究,对传统翻译评价提出了新见解、新方案,在以下三个方面为翻译质量研究、大规模评分体系研究作出学术贡献。
第一,探索并构建了适合中国二语学习者的三种文体汉译英自动评分系统,凸显了从量化角度开展翻译质量评价的重要价值。翻译批评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其实践探索与理论深化同等重要。翻译评价作为翻译批评的具像化体现,已然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话题。回首国内外相关研究不难发现,既往翻译质量评价主观性、定性分析特征明显,鲜有从量化的角度对其展开研究。有别于写作,翻译活动受限于原文,其创造性稍弱。该著作选择性地吸收借鉴国内外作文自动评分系统的相关研究,语料涵盖叙事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三种文体,历经数据收集、人工评分、模型构建、模型验证等四个阶段,经过多种比例、多次随机的训练集、验证集抽取、验证、拓展,构建了中国二语学习者汉译英自动评分系统。该著作所构建的自动评分系统融合了翻译与测量的根本要求,并突出其独有的特点与元素,实现了翻译质量评价由定性向定量的蜕变,为中国二语学习者汉译英翻译质量评分系统实现大规模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为新时代翻译质量评价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第二,挖掘并验证了能够预测中国二语学习者不同文体汉译英文本的有效变量,重新厘定并丰富了翻译质量量化评价框架。“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于某种程度而言,翻译,意义居首,再而形式。“忠实”和“通顺”是学界普遍认可的译文质量评价标准,即从“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两方面对译文进行测评。由此,作者创新性提出,将“忠实”和“通顺”翻译标准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操作性定义,从而界定译文量化评价框架,并组织多名经验丰富的人工评分员对译文进行认真细致评分。同时,基于翻译学、语言学、测试学等理论,自动提取语言形式与意义变量共67个。此外,通过多比例、高频次的三种文体评分模型构建,构建了180个形式和语义模型,并从中筛选出7个共性参数,有力证实了所提取变量的有效性及构建模型的强预测性。该著作打破了翻译评价唯有主观的固有藩篱,建立起一个动态译文评价体系,实现了翻译质量定性、定量的双重考察。
第三,提高了翻译评分的效率和信度,为大规模翻译测试评分提供了有益借鉴。在大规模英语测试中,翻译作为主观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现频率较高。且与客观题相比,主观题评判则更耗时耗力,且无法完全避免阅卷者主观意识对评判结果的影响。该著作所研制的自动评分系统与人工评分之间一致性程度最高达0.908,最低为议论文0.817。三种文体各比例评分模型均表现良好,完全符合大规模翻译测试评分的需求,可以大大减轻教师阅卷压力。着眼当下,大数据、人工智能背景下,翻译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翻译行业该何去何从,翻译评价又当如何自处?作者大胆借用计算机相关技术手段,实现了翻译评价的文理融合、学科交叉。
该书选择以中国二语学习者的汉译英文本为研究对象,具有独到的眼光。该书的另一大创新之处在于,凸显了跨学科、多学科、超学科的研究特性。在理论基础方面,融合翻译学、语言学、统计学等学科理念,厘定了翻译质量量化评价框架。在实践层面,综合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料库技术、信息检索技术和统计技术,既实现了从学生译文中对译文质量预测因子的自动提取,亦保障了译文自动评分系统的顺利运行。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