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08-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2362日是我们将永远铭记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中国考古博物馆,出席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中国历史研究院组建以来最大的荣光,必将成为中国历史研究院院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对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寄予重托,给我们极大鼓舞,令我们倍感振奋,同时使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阅读原文)

 

 

  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工作的重视、对中华文明历史研究的重视,不是仅仅着眼于过去,而且着眼于当今和未来。他看到了考古工作和文明起源研究具有的当代价值,即能够使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能够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智慧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阅读原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迈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知,对以中华文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自信与自觉。 (阅读原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明了中华文明具有的五个突出特性。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既是其鲜明特质,更是显著优势。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更有效地承担起我们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阅读原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巩固的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阅读原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用“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高度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特性。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宏观概括,也是我们从事文化观察与文化研究时准确把握其形态特质的关键理念。 (阅读原文)

 

 

  当代中国社会实践发展与文化进步紧紧交织在一起。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阶段,需要有更多的文化动力或文化支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推进需要进一步实现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两个结合”中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形成新的文化有机体,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多更重要的思想智慧。 (阅读原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就是把我国由文化大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从“大”到“强”,关键是要使文化资源变为强国实力。这就要求做好文化资源的转化。而要做好这种转化,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阅读原文)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