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84】

逯万辉: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2023-02-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阐释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中国社会科学网联合开设【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栏目,邀请青年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理论和学术优势,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聚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系统化、学理化阐释。

 

 

  逯万辉,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评价数据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学评价方法与实践、文本挖掘与数据分析、专利计量与科技创新评价等方面研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项目等10余项。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七届优秀青年荣誉称号,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必然要求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学评价在科技创新事业健康发展中的指挥棒作用。

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推进科学评价制度改革

  科学评价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状况的评估反馈机制,其建设与完善不仅事关科学发展、学术导向与学术生态,而且深远地影响着国家在全球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当前,国际竞争不断加剧,大国博弈中科技的作用愈加凸显,国际科技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核心元器件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其技术研发难度也在不断加大,我国的技术创新工作面临巨大考验,牢固树立面向原始创新和突破创新的科学评价导向、不断推进科学评价制度改革走向深入,是当前我国科技管理部门和科学评价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

  2018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科院、工程院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就人才评价、项目评审、机构评估、基地建设等方面涉及“四唯”的做法开展专项清理。在“破四唯”的同时,要坚持“立新标”并举,不断深化科学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多元化的科学评价体系。

  科学评价制度建设需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强化国家使命和社会需求,改进和完善科学评价标准单一性问题,实施多元化的分类评价,正确评价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积极发挥科学共同体在科技评价环节的作用,着力推进专业性、自律性和自主性相结合的同行评议制度建设,加快构建适应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的科学评价体系,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撑,确保我国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事业健康发展。

完善科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不断推进创新评价体系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科技创新必须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这将成为我们制定科学评价标准、完善科学评价方法和开展创新评价的基本出发点。

  作为有效支撑和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进程中的关键一环,科技评价工作受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科技部等三部委于2016年12月联合印发了《科技评估工作规定(试行)》,不断推进科技评价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同时,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不断深入,5G、AR/VR、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活动、人才培养模式等也受到新的技术理论和方法工具的全面介入而带来研究范式的变革和创新,在此背景下,教育部、科技部等多部委联合启动了“四新”建设战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旨在提高新技术革命背景下高校和科研院所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四新”建设战略以更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推动科学评价标准创新,不断提升科学评价导向和评价结果对科学理论研究和科技创新实践的引领力和阐释力。在评价理念上,要坚持以原始创新和突破创新为根本导向,“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上,要坚持分类评价,不搞“一刀切”,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基础前沿研究的评价指标突出原创导向,社会公益性研究的评价指标要突出需求导向,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要突出市场导向;在评价方法上,要加强科学评价工作的学理性研究,完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加快形成有利于培育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和重要科学技术突破的科研创新生态。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丰富和完善定量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创新定性评价方法,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创新价值识别与评价体系,形成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创新主体自主评价、第三方独立开放评价等有机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明确不同类型评价主体在科学评价中的职责。

加强规律研究,着力构建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科学评价系统

  当今,全球范围内全学科领域的科研产出呈现出类型多样、数量剧增、内容交叉等特点,使得科学评价过程中探究科学知识发展规律、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组织开展科学评价活动变得愈发复杂。

  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科学评价的前沿性、时代性特征显著,科学评价系统的构建需要着力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深入研究和挖掘科学产出和科技创新大数据背后所蕴藏的基本科学问题和科研发展规律,并从基于规律的证据出发建立科学权威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要基于科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按照规范的科学评价流程、建立公开透明的科学评价系统;最后,要实现科学评价过程的前移,要基于评价系统的实时监测与分析,逐步将事后评价转向事中预警,真正发挥科学评价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由于评价系统内部评价对象的多样性与个性化特征决定了评价工作的复杂性,在差异化信息的基础上抽取共性的显著性特征并构建可比的评价指标是开展科学评价的重要基础,因此科学评价系统的实现需要依赖于完备的科学评价数据为支撑,同时需要能够顺利实现将非结构化的隐性信息转化为系统的、具有可比性的结构化显性知识,重点需要研究和解决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事实型数据提取与归纳、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证据转化与评估算法以及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专家智慧分析模式与同行评议系统构建等问题。

  总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科学评价中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始终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和分类评价方法,不断完善以创新价值和贡献为导向的科学评价引领机制,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科学研究和技术演化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等基础规律组织开展科学评价。

 

  推荐阅读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83】王晶:扎实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82】张凌晖:建设新时代中国史学 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厚植根基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81】李彩艳:深刻认识自我革命的时代价值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80】殷治纲: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助力国家发展战略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79】胡芳欣:推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78】季为民: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助力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77】孙南翔: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76】邓仲良:夯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经济基础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75】翟国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74】席鹏辉:以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推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关键词:科技评价改革;科技创新体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赛音)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