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76】

邓仲良:夯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经济基础

2023-02-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阐释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中国社会科学网联合开设【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栏目,邀请青年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理论和学术优势,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聚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系统化、学理化阐释。

 

 

  邓仲良,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空间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重点关注人口经济、人口流动与集聚、产业发展、区域政策、经济增长、企业创新。兼任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秘书长,在《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从集聚到均衡》《城市发展中的流动人口》,部分研究成果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济要参》《改革内参》等转载。主持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研究课题30余项,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重大原则,必须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以更高质量的就业和更高品质的生活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而夯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基础。

  新时代十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使得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基础日趋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1元,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7411.9元、18930.9元,较之2012年分别增加93.01%、139.12%。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有力,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稳步提高,由2012年5.22%提高至2021年6.72%,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增至78.2岁,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有力支撑了经济发展动能有序转换,数字经济比重不断提升,并带动了传统制造业革新,数字工厂、智能矿山、在线教育、网上购物、远程医疗等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根据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WDI)数据,2021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0430.73美元(2015年美元不变价),较之2012年增加57.83%。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新征程,夯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经济基础,需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的高质量就业。形成高质量就业的前提在于形成劳动者就业机会公平的制度和市场环境,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进而激活微观市场活力,这需要不断完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高质量就业最终依赖于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应不断完善人才全面发展的就业平台。促进高技能人才流动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持续有效的人力资本供给。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着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人口净流出地和人口集中流入地协调发展。目前,流动人口规模依然较大,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近3.76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26.04%,伴随着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向高经济密度的城市和城镇地区流入,城镇越来越多地承载着就业和生活,2020年近63.89%人口经常居住在城镇,较之2010年提高14.21%。持续的人口净外流造成区域发展动力分化,不利于缩小发展差距。人口过度持续外流将直接改变本地劳动力结构和消费规模,导致这类地区丧失产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规模,造成转型机遇错失和发展路径被锁定,人口外流还会导致城市功能区进一步收缩,造成城市公共资源闲置和城市区退化,忽视人口外流因素的增量规划还将放大基础设施债务负担。因此,要建立以流动人口为载体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逐步完善引导劳动力流动的有效机制,避免人口流动过度失衡引起的区域衰退。要优化城市间分工体系,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促进中心城市一般制造业向周边中小城市转移;要推进制造业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实现就业机会“在集聚中走向平衡”。要强化都市圈中心城市“以大带小”作用,实现城市新增建设用地和人口市民化规模相协调;要明确都市圈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分担机制与吸纳周边流入人口市民化规模相适应,加大对人口净流出重点衰退地区的专项扶持。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对公共服务提供制度的统一性需求逐步提高。在中国现行户籍制度下,流动人口的户籍仍属于原户籍地,而不是常住地的正式居民,社会保障全国统筹还滞后于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客观现实,流动人口无法全部同等享受常住地公共服务将引发回流、再流动以及人口流动空间失衡现象。面对流动人口自身年龄增大,流动人口对常住地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的需求也将日益提高,获得常住地卫生及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不足将对下一代劳动力素质产生长期影响,这将会降低未来人力资本水平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因此,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探索户籍制度向“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的演变路径。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建立健全全国统一、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基础制度框架,不断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全国统筹政策,建立基于常住地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和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协调机制,增强公共服务供给的均衡性和可及性,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全覆盖。要积极应对人口转变趋势,加大对普惠性托育、养育和养老等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面对灵活就业等新经济就业模式,不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促进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与平台经济协调发展。

        

  推荐阅读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75】翟国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74】席鹏辉:以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推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73】付伟:促进县域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72】王莹:全面落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71】倪红福:坚持“两个结合” 讲好经济学故事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70】樊欣: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69】孔迎川:让年轻干部在基层锻炼中成长成才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68】钟飞腾: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67】陈明:坚持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66】邓洲:做强做优制造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65】梅岚:深刻理解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内涵意蕴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基础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赛音)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