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新路径

2025-04-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陈雅静)4月15日,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举办2025年“政治学理论前沿”系列讲座第八讲。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统一战线教研部教授宋雄伟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题演讲。

  宋雄伟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政治发展的最新学术概念,其知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既是对长历史时段中民主理念、民主制度和民主形式等方面知识的创新积累,亦是基于中国民主政治经验中建构的原创性理论,为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经验。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新路径,要从中国国家和政治发展的历史动态源流中把握中国政治学的知识本源和分析脉络;要以当代政治实践为基础,建构既具中国特色又具有普遍价值的政治学理论框架;要以方法论意识为基础,综合多维视角,创新政治学研究的方法运用;更要有“胸怀天下”的世界观,推动中国政治学与国际政治学界的对话与交流。

  第一,从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整体视野中厘清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价值论、本体论和认识论。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既是传统政治观念重构的产物,也是顺应社会情境不断推动知识再生的经验结晶。要客观把握中国政治学学科建设的性质,就需在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动态源流中探寻中国政治学的研究根脉与灵魂,明确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价值、对象、思维及分析框架。只有弄清知识生成的本源及脉络,并结合时代背景、现实情境对既有政治学知识进行有效转化与适时创新,才能真正形成对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整体性判断,探明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和本质要求,为发展本土化政治学理论提供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将中国经验转化为学理化的理论是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核心任务。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其中多样化的政治实践为中国政治学理论建构提供了深厚的实践土壤。这就要求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学者应不断增强中国政治学理论创新的主体自觉,跳出表象化的经验描述陷阱,由表及里,将独具中国特殊性的政治实践转化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政治学理论,为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筑牢关键支点。

  第三,方法论反思是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方法论是规范一门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方法论的选择决定了研究的价值原则、具体类型、对象选择及方法应用。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应重视从文化视角、历史视角和比较视角展开。对方法的探寻和运用不应局限于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之分,而应该以方法意识为前提,以中国政治实践为基础,按照政治学的问题意识和基本议程选择科学适配的研究方法。

  第四,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要具有“胸怀天下”的世界观。中国政治学者既要聚焦中国,也要放眼世界,以国际性视野主动关注世界政治学思潮,基于中国思维和中国知识主动回应全球治理变革中的各类关键性议题,建构对世界政治发展具有较强阐释力、前瞻性的世界政治学理论,为世界政治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既要自觉打破以西方先验性知识论为主导的封闭框架,也要自觉融入人类社会的政治知识体系,既要保持地方性知识的本土属性,也要把握其作为科学知识的一般性和普遍性,丰富话语表达,不断推动自主性政治学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向外传播。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