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1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同意有关学位授予单位开展非遗方向和二级学科人才培养试点,可以“结合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在相关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下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有条件的单位也可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二级学科,培养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认定、传承保护、现代化及转化方面的高层次专业化人才”。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在一些高校陆续展开。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建设之重不在于理论体系的建构,而在于保护实践的运作。“保护”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确立并形成一种文化运动的关键所在。地方文化精英工作在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线,毋庸置疑,拥有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语权。以往,他们是学术的他者,是被访谈的对象,而进入非遗学科建设的语境中,他们才是当之无愧的主体。他们既是当地非遗的传承者、言说者,又是研究者和教授者。作为科班出身的“我们”,只能是研究者,永远成不了真正的传承者。非遗学科建设,不仅仅是非遗学科获得承认并进入教育部颁布的学科目录,还要确立非遗传承人“学者”的身份,给予传承人正当的话语权,赋予传承人在学科建设中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