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之光】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

2023-10-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劳动教育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研究阐释其内在逻辑、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对于科学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观的最新成果,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培养造就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科学指导,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是对中国共产党劳动育人观的继承发展,源自对当前我国劳动教育现实状况的深刻考量,具有强烈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根基。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核心在于强调劳动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则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他指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不仅强调了劳动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而且指出劳动是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方式,是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等,这些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哲学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文化渊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孕育劳动精神的巨大思想宝库。古人不仅通过诗词、笔记、戏剧等方式记录劳动场景、传承劳动理念,而且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化等方式来传播劳动技艺、赓续劳动传统。中国古代哲学中蕴藏大量劳动典故与劳动思想,中国古代诗词中蕴含大量描写劳动及劳动教育的内容,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也包含大量劳动教育实务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劳动教育的优秀传统,他用“愚公移山”的典故展现中华民族的意志品格;他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鼓励人们为创造美好生活而辛勤劳动;他用“人生在勤,勤则不匮”指出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要靠劳动创造。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重视家庭劳动教育,注重培育良好家风,并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为推动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中国共产党劳动育人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历史源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直是我们党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党的历代领导人继承发展和弘扬创新了党的劳动教育思想与理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强调劳动神圣,通过教育唤醒劳动工农群众的觉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倡教劳结合,培养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历史经验表明,实施劳动教育必须尊重本国的劳动传统,必须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重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充分挖掘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对我们党“教劳结合”理念的创新与发展,从事关治国理政、事关强国富民、事关立德树人的高度,将劳动教育重新确立为教育的目标之一,并将其纳入党的新时代教育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是立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和我国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而形成的系统论述,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坚定决心和尊重劳动者的人民情怀,为全面加强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注入了新内涵。
  劳动教育要塑造积极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根铸魂。“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而“培养什么人”则是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育人价值,明确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培养方向和价值功能,强调劳动教育要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根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勉励青少年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树立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切实改变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思想偏见, 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
  劳动教育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劳动育人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在劳动教育中可以很好地实现与德智体美四育的有机融合,有效发展学生全面和谐的个人综合素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强调劳动教育以劳树德的功能,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调劳动教育以劳增智的功能,“很多知识和道理都来自劳动、来自生活”;强调劳动教育以劳强体的功能,“你们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又要做到身体强、意志强,准备着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强调劳动教育以劳育美的功能,“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珍爱粮食、尊重自然的良好习惯,为建设美丽中国作贡献”。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全新功能,促使全社会重新审视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
  劳动教育要倡导知行合一的劳动实践观,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辛勤劳动是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青年人,“要坚持艰苦奋斗,不贪图安逸,不惧怕困难,不怨天尤人,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升技能,在实际生活中成为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践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严谨的内在逻辑,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深刻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追求,是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劳动教育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人才基础。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重要路径。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大事,教育部门同其他部门要一起研究、拿出措施,切实抓起来”。社会发展需要各类人才,不仅要有高层次的创新人才,也要有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基础劳动人才。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切实提高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建设世界、塑造自己的能力,需要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因此,新时代教育在抓好通识性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观念教育的同时,也要抓好专业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和劳动态度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从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劳动教育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劳动教育目标、劳动育人方略、劳动教育功能等方面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发展劳动教育明确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劳动教育是“人才强国”的重要途径;“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教育是“文化强国”的重要方式;“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劳动教育是“信仰强国”的重要手段;“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劳动教育是“技术强国”的重要支撑。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社会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发展道路,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劳动教育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插上双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主动选择,激发人民的内在动力和创造潜能,促进人民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通过劳动教育,培养人们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品德、高超的劳动技能和积极的劳动精神,使人们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享受劳动带来的幸福和荣誉,从而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劳动教育,培养青少年对社会、国家和人类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激发他们对祖国、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的重要途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地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