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研讨会在广西师范大学举行

2022-11-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动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高质量发展,10月26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广西师范大学、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研讨会在广西师范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研究、宣传和阐释,推动高校文科基地高质量发展。来自全区15所高校新一轮建设的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负责人、专家学者,以及全区部分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等40余人参加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处处长黄青云,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贺祖斌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林春逸主持。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处处长黄青云致辞  主办方供图 

  在研讨会上,黄青云就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谈了心得体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强调要深刻认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于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他强调,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要更加自觉地担起重大责任,走出舒适区、挺进深水区、勇闯无人区,加快创新发展,有力支撑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助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黄青云对重点研究基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立足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服务国家和地方需求。二是要推进有组织科研。强化人文社科基地资政服务功能,聚焦智库建设、边疆与民族研究、国别区域研究、国际传播理论研究,强化项目牵引、实施分类管理、创新资助方式、推动协同攻关,切实提升服务党和政府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参与国际文化传播和舆论斗争的实力。三是要创新研究方法。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融合,主动研究和适应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科学研究的范式变革,建设开放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数据资源中心,进行数字化赋能,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产出不可替代的成果,建成在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人文学术高地。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贺祖斌致辞  主办方供图 

  贺祖斌指出,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报告视野宏阔、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系统深刻,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新成果;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召开全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研讨会,既及时又有“热度”,有助于全面推进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高质量发展。他指出,一直以来广西师范大学积极探索适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需求的科研组织模式,坚持分类指导,优化结构体系,持续加大投入,致力于打造专业化、创新型、高质量的重点研究基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面向未来,期待在自治区教育厅科研处的指导下,在其他各重点研究基地的协同奋进下,取得更多更显著的成绩。

  贺祖斌表示,衷心期待各基地、各位专家学者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战略高度,明确重点研究基地担负的使命和责任,加快构建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社科评价体系,着力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加强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攻关,引导和鼓励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着力推出有影响力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发挥重点研究基地的育人育才功能,共同推动重点研究基地高质量、专业化、内涵式发展,为“十四五”时期和面向2035中长期规划的广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支撑。

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林春逸发言 主办方供图 

  林春逸代表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作了发言。他指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并表示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将更好服务全区高校各重点研究基地的高质量发展。他建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注重发挥广西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加强对党的二十大创新理论的研究宣传和阐释,多出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及时发出广西高校学者的声音;注重发挥广西面向东盟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加强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在全球治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等领域研究;注重发挥广西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优势,开展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民族地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等方面的研究;注重发挥广西高校区域发展研究实力比较雄厚的优势,加强服务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发展战略的研究;注重发挥民族教育、民族法和地方治理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在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研究方面作出广西贡献;注重发挥广西生态金不换的优势,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加强研究,贡献广西智慧。

  在集中研讨会上,30位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形式,聚焦如何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与学习贯彻《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结合,与全面推进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高质量发展结合,与全面提升广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水平、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结合,与推动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新篇章结合进行交流发言。

  会后,与会专家学者实地参观了广西师范大学人文强桂展馆。

  

研讨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关锐)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