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报告发布:《“一带一路”十周年:回顾、展望与多边化发展建议》

2023-10-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闫勇)2023年9月21日,全球化智库(CCG)在京举办第九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资深政策制定者、驻华外交官、国际组织代表、专家学者和行业领袖等出席论坛,就大国关系、气候治理、经济发展、企业合作等问题深入探讨。全球化智库(CCG)课题组研究撰写的《“一带一路”十周年:回顾、展望与多边化发展建议》报告在论坛上发布。 

(主办方/供图)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历经十年发展、十年繁荣。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国际合作项目成果硕果累累,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文明交流互鉴等多个领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影响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阶段既面临挑战,也存在新发展机遇。 

  CCG从自身对全球化的长期研究积累出发,以“多边化”为关键词,提出“一带一路”多边化发展的十点倡议,以在已有的双边和多边化合作基础上,深化多边合作,与众多现有国际合作机制实现更加紧密和更加高效的对接,提升“一带一路”国际公共产品属性,打造高效的“一带一路”多边合作机制,以更好地顺应当前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 

  报告倡议要点如下: 

  一、参照中国-东盟中心模式,推动建立“一带一路”多边合作中心 

  中国和东盟对话已历经三十余年,成为我国多边机制的优秀范本。中国-东盟中心自建立以来,明确定位自身为“一站式信息和活动中心”,在中国和东盟跟其他地区设有分中心,施行理事会-执委会-秘书处三级管理方式。“一带一路”建设可参照中国-东盟中心模式,建设伙伴关系网络,在京设立各有关国家参与的“一带一路”多边合作中心,建立精干高效的三级管理模式,在有关国家双多边重大战略对接合作提供指导并开展具体的工作。 

  二、成立“一带一路”多边指导委员会或国际顾问委员会,强化国际公共产品属性 

  “一带一路”建设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中国未来可设立“一带一路”多边指导委员会或国际顾问委员会,邀请“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社会各界人士、前政要等出任其成员,从顶层设计出发,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治理咨询和交流机制,提升互信,加强思想交流和决策参考。 

  三、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组织,加强与现有区域机制与国际组织的联系 

  成立于1961年的经合组织是其成员国进行政策实践比较研究、寻求共同问题解决方案的多边机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既可参照经合组织运行方式,通过平等的监督作为有效的激励手段来甄别良好的措施,促进政策进步,也可以寻求与经合组织之间的对接、对话和合作。可加强与金砖国家对接合作,并吸引联合国系统机构及系统下国际组织机构对接参与“一带一路”倡议项目,促进参与国与联合国对话,影响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相关议程。 

  四、对接美欧印,构建四方国际合作或多边合作平台 

  当前,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各国各地区也都顺势而为推出了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中国可考虑与美国主导提出的“重建美好世界”(B3W)、欧盟主导提出的“全球门户”(Global Gateway)计划及印度、沙特和美欧国家提出的“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概念等既有计划接触合作,探索建立中美欧印“四方+”国际合作平台的可能性,通过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及第三方市场合作等共同提升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五、轮流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提升各国对“一带一路”参与感、亲切感及认同感 

  依照G20、APEC机制的峰会方式,在有意愿的国家轮流举办或与它们合作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由在我国首都北京举办的重大主场外交活动转为在不同国家轮流举办的国际峰会,以此体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多边性,提升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度、参与感、亲切感及认同感,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循序发展。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国也可更多发挥引领作用,如引导议程设置,对协商议题深入研究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等,通过机制设置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多边化同时确保较高话语权。 

  六、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开发银行合作联盟,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 

  “一带一路”开发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因此“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保证稳定资金投入,打造国际资金池,完善金融管理水平。未来中国可由亚投行牵头,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国际开发银行进行合作,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开发银行合作联盟,形成国际化、规范化、公开透明的“一带一路”投融资体系,在充分发挥各国政府促进融资作用的同时,鼓励各国民间资本进入,引导商业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七、遵循国际规则,稳慎加入巴黎俱乐部或深化合作 

  当前,全球金融秩序出现动荡,而“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巨额融资。为改善“一带一路”投融资局面,缓解地缘政治和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未来可寻求稳慎地加入巴黎俱乐部,遵循透明、可行和可持续国际信贷规则,实现与国际规则更加紧密的对接,为面临支付困难的债务人寻求协调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同时防范中国所面临的外部债务风险,保障全球金融稳定。 

  八、建立“一带一路”国际企业联盟,搭建多层次国际合作与公共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作为一个国际合作平台,其参与主体是多层次多元化的。“一带一路”国际企业联盟可采取“开放式”的加盟方式,吸引企业响应并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在“一带一路”政策和项目实施中开展产业、边贸、科技、物流、旅游以及文化等业务交流和信息沟通,以组织行业峰会、企业合作论坛、跨国企业年会等形式,交流产业、投资、合作、风险防范等方面的议题。 

  九、建立“一带一路”专业人才网络服务平台,联合开展多边人才培养专项 

  建立“一带一路”专业人才网络服务平台,聚焦“一带一路”建设的专业人士,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一带一路”专业人才数据库和系统的服务体系,方便企业及其他机构寻找合适的国际化人才,帮助专业人士寻找合作伙伴或发展平台。联合开展多边“一带一路”专项人才培养项目,通过双向方式,设置合作培养项目、增加奖学金、公派留学等方式鼓励更多中国学生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留学,同时鼓励并择优选择更多“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和地区人员来华留学。 

  十、构建多边智库联盟,定期举行全球性智库论坛峰会 

  可考虑搭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智库平台、联盟和合作机制,如多边智库论坛。2015年,为配合“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联盟成立,目前已经拥有国内成员单位141家,国外成员单位122家,涵盖沿线国家重要智库。多边智库联盟不必局限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可吸收全球有重大影响力的智库加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就“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其他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展开深入研讨,并推动定期举行的智库峰会或论坛形成品牌化,为各方决策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郭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