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行走山河:王士性的人文之旅”分论坛在浙江临海举行

2025-09-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9月18日,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行走山河:王士性的人文之旅”分论坛在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举行。
  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邱新立,浙江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主任郑金月,台州市委常委、秘书长陈挺晨,临海市委书记马骏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杨树锋以《王士性的学术贡献与当代意义》为题,复旦大学教授吴松弟以《与徐霞客差相同时的明代杰出地理学家王士性》为题,浙江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袁新国以《王士性方志思想研究:从地志书写到人文地理的范式转型》为题,临海市新闻传媒集团副主任、临海市王士性研究会秘书长林大岳以《山川史记、地理诗骚:“游仙”王士性的人文地理学先驱意义》为题,先后发表主旨演讲。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徐建春以《人文之旅孕育人文地理》为题作学术总结。
  邱新立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及其分论坛是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中国地方志学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方志文化和地域文化精髓要义而打造的重要学术交流研讨平台。在王士性的家乡临海,专题研讨王士性及其“行走山河”的人文之旅,聚焦这位伟大的“山河行者”和“人文观察者”,对于传扬王士性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地理学成就、建构方志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框架,彰显台州地域文化特色和新时代文化建设新格局,推动台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都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王士性是明代台州府临海县人,人文地理学家。他以官员身份履职四方,宦游中自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足迹遍及当时两京十二省,一生注重人文地理、国计民生之事,对地方风物、历史掌故、自然资源、经济文化等领域无所不考、无所不究。在三十年的游历生涯中,王士性笔耕不辍,将游历所得凝练成传世经典《五岳游草》《广游志》《广志绎》等著作,其中《广志绎》被誉为“明代地理学百科全书”,在人文地理考究上独树一帜,为后世留下宝贵的人文遗产。
  “王士性的山川之旅非常注重实际考察的精神,他对当时旅游风潮中的那些‘谈玄虚者’‘综名实者’‘揽风雅’‘传幽怪者’不以为然,而是强调要‘身所见闻’,亲身经历、实践考察过的才能引以为用。”杨树锋在主旨演讲中高度评价王士性的实践精神和人文地理学贡献,称“王士性无愧于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地理学家之列,也堪称最杰出的人文地理学家”。
  浙江省之江区域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省文史馆研究员潘捷军从方志视角切入,认为王士性在《广志绎》中将浙江分为“泽国、海滨、山谷”三类区域,并提炼出“水的灵气”“海的大气”“山的硬气”等文化特质,体现了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态的深刻影响。这一分析框架不仅适用于古代浙江,对理解当今江南乃至长三角地域文化仍具有重要启示。
  “王士性作为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其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物质遗存与非物质形态,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与旅游价值。”台州学院教授、临海市王士性研究会会长李跃军提出建议:“当前王士性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存在品牌影响力有限、资源整合不足、体验形式单一等问题,应通过加强内涵阐释与故事活化、载体创新与产品转化、空间整合与场景营造等路径,推动王士性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活化利用,以实现其文化价值的现代转化与区域文旅高质量发展。”
  会上,还举行了临海市与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后将通过地方与高校及学术机构的深度合作,逐步构建“文献校勘-理论阐释-当代转化”三位一体的系统研究体系,深入挖掘王士性思想资源,补充明代地理学与行旅文化的历史叙事,彰显中华文明的多元性与连续性。
  据了解,临海已在2024年成立王士性研究会,提出将“中国游仙王士性”作为临海文旅形象代言人,开始在文旅融合发展上实践“天游之道”。积极举办王士性游仙文化推广活动,通过学术研讨、非遗市集、古街考察等形式,深度挖掘明代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的文化精髓,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括苍镇根据王士性曾留下的足迹与故事,规划“乡村旅游共富八景”,将“游仙文化”融入民宿提升、农事体验中。“游仙文化进课堂”活动也同步推出,让学生通过宣讲和诗词朗诵等形式,感受王士性的旅行理念和诗词作品的魅力。
  该论坛由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中国地方志学会主办,浙江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中共临海市委、临海市人民政府、台州市地方志编纂室承办。研究王士性及历史地理、方志文化的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代表和各地历史文化爱好者代表参加此次论坛。
【编辑: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