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集改编:寻找IP价值与原创思维的共生路径

2023-12-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从自身创作谈起:建构IP与作品的桥梁 

  结合创作经历,谈谈IP和原创的关系。我们通常接触两大类IP,一类是非常火的,会做成爆款。另一类是不火的,但里面又有独特的元素和符号,能够有利于进行剧的改编。《号手就位》原著《毕业了,我们去当兵》既不属于前者也不属于后者,在改编时思考了许多问题。网络IP和影视作品首先要有一定的共性,区别主要体现在网络IP不具备代表性人物、文学性意义的主题和严谨的戏剧架构等,这些却是影视作品创作的主要元素。

  作为军旅题材的作品,如何找到《号手就位》的魂呢?从老兵退伍着手,写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把功夫传授给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故事,这样剧本瞬间便有了灵魂。这个“魂”就是附加在作品里面的文学性。

  凭借这些年的创作经历,解决问题的办法唯有走出去,体验生活。为了创作《蓝盔特战队》,我采访了六支部队,《号手就位》与战士们同吃同住五个月。目前正在创作的一个主旋律作品,以长春一汽为背景,前后与长春一汽及相关部门聊了很多次。总的来说,创作要坚持自己的方法论、走自己的路、见更多的人和事,做好我们自己的原创。

 

  热门IP改编并非易事 

  2016年,IP改编大行其道,资本向其倾斜,但其中编剧的话语权较小。《长相思》作为热门IP,项目计划了十年,期间换过无数编剧,原因在于无法确定男主角是哪个角色。原著小说以女性视角为主,女强男弱,制片方希望将男性角色的部分做一定的加强,于是我以职业编剧的身份加入了以小说作者为主的改编团队来推进此事。

  改编过程并不轻松。其一,需要找出小说内容的深层涵义,再补充、再戏剧化;其二,《长相思》的小说背景涉及上古传说和神话,改编稍不谨慎就有可能遭到观众质疑。因此,尽管有缺憾,我们也只能将其背景改成架空式的;其三,剧中设定与现代观众的联系。我们强化了书中三个男性的所指:玱玹代表身份和地位,涂山璟代表婚姻和配偶,相柳代表情欲和欲望,三者及其排序对应女性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需求能够在现代女性观众中产生共鸣。

  当然,除了古偶剧,纯文学的IP影视化也在增多,例如《人世间》《平原上的摩西》等的出现意味着当下IP改编越来越有序和丰富。

 

  微短剧的火爆对长剧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由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目前出现了一种新兴的影视作品形式——微短剧。这类微短剧的基本特点是“爽、土、俗、上头”,无脑反转加高能。作为大众娱乐的范畴,微短剧的爆火对长期创作和观看有不小影响。目前这类微短剧的创作有一个现象,主要以某种方式取悦特定群体。因为看剧的观众大多是女性群体,所以会故意设计一些能够让女性群体感到“嗨”的台词,甚至把它变成一个金句,至于金句与人物行为之间是否有关联,这不重要。按照我们自己的创作结构或者传统的创作技巧进行剧本创作时,会发现好像走不通了,这就是微短剧给长剧集带来的一些影响。

  接下来则是对IP价值的重新审视,挑选市场IP的时候,要更注重IP当下的现实意义、及时性和传播性。比如,《好事成双》这个剧,小说叫做《双喜》。小说本身内容撑不起这么多的剧集,但是讲了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女性主义、女性互助的议题。所以,抓住一些热点话题,在短时间内改编成剧,也是制作人在挖掘IP的时候要注意的。

  对于IP和原创剧集,总结有三点。第一,聚焦现实,要对整个市场有敏锐的观察;第二,了解受众和提高审美,多看一些比较经典的作品;第三,用作品传递振奋人心的力量,传递希望、信心和勇气。

 

  IP改编与原创剧集中演员的呈现与落实 

  无论是网络IP的转化,还是原创剧集,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表达和表现。服化道和演员都应该助力于创作本身,任何一方掉队,对于这个戏都是遗憾的。现在创作中,各个方面已经慢慢趋于成熟稳定,演员应该走出去,走出去的目的是拓宽视野,多看、多了解,增加深度和宽度,才能有远度。如果没有阅历,只是通过现场看的一点剧本,看完之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作,是远远不够的,演员也需要不断增加表演的能力和文学深度。

  创作是需要沉下心来的,任何一个工种都需要走出去。美学是绝对生产力,多看、多了解其内在想表达的,然后不那么直白的“给”出去,各个方面都配合好,才能共同创作出一个好的作品,才能真正提升一个作品的整体高度。

 

  现代价值观的古装表达 

  古装网络剧中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平等、正义、和平、天下一家等现代思想观念。近年来,风起云涌的女性主义思潮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影视剧的人物设定和剧情走向。今年的古偶剧里,女主性情各异,但人格独立、有智慧有能力是基本配置。比如,《云襄传》里的女主完全脱离了傻白甜的刻板预期,心机周全又理智干练,对男主的感情也充满了冷静的审视,充满智力博弈。《灼灼风流》是中国版的灰姑娘童话,是迎合了女性主义潮流的纯正古偶,并没有多少现实意义。但是,这种平民女孩搞事业、贵族王爷甘当绿叶的关系设定,满足了当代女性观众对男女平等的心理期待而倍受好评。

  相较而言,真正和女性主义有关的电视剧是《九义人》。九位试图为受害女性伸张正义的“义人”都是普通百姓,为冤死者伸张正义的路途充满挫折与沮丧。恰恰是这种具有现实质感的艰辛,反而能带领观众走近无法言说的受害者群体,让观众感性地认知到固有观念、舆论压力、所身处的环境等给受害者带来的压抑和二次伤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剧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即让人们不那么防备的进入了女性保护的话题。虽然是架空的古装戏,但现实意义巨大。因此,这部剧的古装可以视为表现当下现实的保护性外衣。

 

  依存·融合·延展——也谈多元化探索助力剧集创作原创思维发力 

  电视剧集创作有其自身的本体艺术特色。改编作品在导演、摄录、尤其是编剧的再度艺术创作等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电视剧创作,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编剧的艺术,如果一味地只是改编自其他作品而忽视了电视剧的艺术创作规律和特色,那么就会导致电视剧创作在编剧环节出现某种程度上的原创力缺失,而呈现一种显而易见的“匠气”,从而影响编剧的积极性和创作力的发挥。

  这样一方面导致电视剧作品表现出一种类似电视剧初期的状态,即依存文学、戏剧、电影等编剧技巧,使得电视剧本体艺术状态回落;另一方面,也让电视剧自身的IP价值与品牌得不到充分融合、延展以及开发利用,这些均是原创力乏力的表征。

  当下值得重视的是,赋予电视剧编剧应有的、更多的发挥空间,更多的彰显原创编剧的作用,进一步明确、细化对于IP价值和原创力的创造性发挥。

 

  强大的IP能在多个层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文学改编电视剧表现出多样化趋势,涉及古装、现代、科幻等多种题材。作品如《庆余年》《三体》《亲爱的,热爱的》《长安十二时辰》等,不仅在国内备受欢迎,也在国际上引发关注,显示中国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多样性与活力。文学改编电视剧要求在尊重原著的同时注入新的创意和视角,对于扩大原著的影响力、提供新的解读、文化传承、经济效益以及艺术创新都非常重要。文学改编丰富了电视剧题材和内容,促进了文化传播和创新。未来,高质量内容的需求、对原著忠实度和改编质量的要求将更高。跨媒体整合、技术创新及国际合作可能成为新趋势。

  强大的IP能在多个层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三体》《哪吒之童魔降世》等作品的改编策略和成功因素,包括忠实于原著、文化融合与本土化、市场营销策略等,这些改编不仅重新解读了传统故事,还带来了多元化视角和创新体验。

  《鬼吹灯》系列改编强调了文化探索、挖掘和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品牌连续性在改编作品中的重要性。整体而言,文学改编电视剧在中国文化和现代娱乐媒体中发挥着重要角色,促进了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动态过程。

 

  重思IP价值与IP改编剧的创作路径 

  狭义上来说, IP指的是“能被改编、再创作且能为市场所接受的智力成果权内容”。IP的潜力与价值,并非仅仅指向一部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而是指向其跨媒介时的转化价值。

  网络文学是最大的IP源头之一,电视剧的投资与创作转向网文IP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投资。IP改编剧与上世纪80、90年代文学名著改编电视剧面临着同样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在文学的骨架上填上影像的血肉。这就需要电视剧作品具象地从视听语言上去塑造人物形象、铺垫情节结构、完善叙事逻辑。文学的电视剧改编,既是影视创作向文学创作借鉴的一种取法,也是面对种种外部限制的一种保守性方案。

  在IP改编剧占领大份额影视剧市场的当下,寻求一种原创思维,实际上也证明了资本逻辑在文化生产领域中的僭越。作为文化产品的电视剧,作为文化生产的电视剧改编创作,已然面临了文化生产的自律与他律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在更为纯粹的艺术创作与文化生产的商业化之间找到平衡。

 

  学术总结 

  扎根现实,激发内生动力 

  近年来中国电视剧在整体的制作水准、剧作水准、演员表演水准方面,较之以往都有很大的提升。许多优秀的电视剧作品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又收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电视剧市场呈现更理性的投资状态,引伸出一个根本问题:如何有效提升内生增长动力,如何在内容生产层面大力提升其品质及格调。一方面,在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各制作机构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手段,最大化地实现经营目标,努力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容生产支持;另一方面,当下无论是传统的剧集制作公司,还是新创建的视频平台都更加审慎地进行电视剧项目投资和制作,这样一种市场环境不断鞭策创作者及从业者以更高品质的作品去面对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在视觉文化与网络时代,编剧不仅为影视剧创作提供文学基础和整体品质保障,还肩负着知识生产的社会职责。因此创作者要言之有理,要在历史的考据中完善叙事及其基本逻辑,同时也要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获得真实情感的体验,去获得源自于经验的创作灵感。只有如此,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才会真正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在现实的体验中汲取养料,从而激发出真正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内生增长动力。

 

  (以上内容根据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第50期“影视大讲堂”专家发言整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胡子轩】